《南北朝那些事儿》第二集:徐傅废帝行废立,文帝即位启元嘉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6 12:10 1

摘要:[场景: 建康皇宫华林园。新帝刘义符命宦官宫女扮作商贩,自己则赤膊上阵,在自设的“集市”中酤酒卖肉,嬉笑喧哗,全然不顾先帝新丧之礼]

(画面开场)

[场景: 建康皇宫华林园。新帝刘义符命宦官宫女扮作商贩,自己则赤膊上阵,在自设的“集市”中酤酒卖肉,嬉笑喧哗,全然不顾先帝新丧之礼]

旁白: “公元422年,宋少帝刘义符即位。这位年仅十七岁的少年,完全不像其父刘裕那般雄才大略,反而将治国视作儿戏。就在北方北魏虎视眈眈之际,南朝的都城却沉浸在一片荒唐的嬉闹之中。这让受命辅政的顾命大臣们,忧心如焚。”

(剧情展开: 权臣密谋)

[中书监府邸,徐羡之、傅亮、谢晦三人密会,神色凝重]

徐羡之 (痛心疾首): “先帝崩逝未满一年,陛下便日夜嬉游,狎昵群小。如今北魏窥伺江淮,若闻我朝主少国疑,必大举南侵!届时如何是好?”

傅亮 (沉吟道): “伊尹放太甲,霍光废昌邑,皆为国为民。今上失德,恐非社稷之主。”

谢晦 (年轻气盛,决然道):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为江山社稷计,唯有行废立之事!”

[三人决议已定,但忌惮手握重兵的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檀道济]

徐羡之: “檀道济乃先帝旧将,功高兵强,若不得其支持,事必难成。”

[三人遂密召檀道济入京]

檀道济 (初闻废立之议,大惊): “此乃灭族之事,岂可轻为?”

徐羡之 (晓以利害): “将军岂不见少帝荒唐?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届时莫说富贵,恐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若行废立,新君必感将军之功。”

檀道济 (思虑良久,长叹一声): “罢!罢!为社稷计,愿从诸公。”

(雷霆行动: 宫闱惊变)

[公元424年夏,一个清晨。檀道济、谢晦率兵先行入宫戒严,徐羡之、傅亮随后入宫]

刘义符 (昨夜嬉闹至晚,尚在龙舟上酣睡,被士兵喧哗声惊醒,怒斥): “何人惊朕!”

徐羡之 (率众臣入,取出联名废帝奏章,朗声宣读): “陛下失德,昏乱日甚,不可君临天下。臣等谨依伊霍故事,废陛下为营阳王!”

刘义符 (愣怔片刻,旋即跳起,欲拔剑反抗): “尔等敢尔!朕是皇帝!”

士兵 (一拥而上,将其制服)。

[随后,徐羡之等派使者前往吴郡,将刘裕次子庐陵王刘义真(与少帝不睦,亦为徐傅等人所忌)赐死。继而,迎立刘裕第三子、宜都王刘义隆入承大统]

(新君入京: 暗流汹涌)

[江陵,宜都王府。刘义隆接获京城来使,闻兄被废被杀,自己将被迎立为帝,悲喜交加]

王府司马王华 (急谏): “大王!徐、傅、谢等人弑君擅立,权倾朝野,此乃虎狼之心!大王此去建康,如入虎口,恐有不测之祸!”

刘义隆 (年仅十七,却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符的沉稳): “先帝创业艰难,岂可令基业坠于一旦?彼等虽跋扈,然废昏立明,名正言顺。朕若不去,国统谁继?纵有风险,亦当一行。”

[刘义隆毅然东下。至建康城外,百官迎谒,气氛微妙紧张]

谢晦 (仔细观察新帝神色,私下对傅亮说): “宜都王器宇不凡,非营阳王可比也。”

傅亮 (心中隐隐不安): “然也。”

(登基建制: 隐忍蓄力)

[刘义隆即位,是为宋文帝,改元元嘉。他表面上对徐羡之等人极尽尊崇]

刘义隆 (下诏): “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四人,有安社稷之大功,进位有差!” (加徐羡之司徒,傅亮开府仪同三司,谢晦进号卫将军,檀道济进号征北将军)

[然而暗中,文帝开始培植自己的亲信力量]

他重用王华、王昙首、到彦之等心腹,并悄悄任命到彦之为中领军,逐步掌控禁军兵权。

徐羡之、傅亮 (渐感不安,上表请求返回地方): “臣等乞归藩镇,以避贤路。”

刘义隆 (一概不准,温言抚慰): “诸位乃国家柱石,岂可一日离朕左右?”

(结局: 风暴前夜)

[一年后,公元425年,文帝地位渐固]

宋文帝刘义隆 (于密室召见王华、王昙首): “徐、傅、谢三人,弑朕兄长,虽有功于朕,然此风绝不可长!朕欲诛此三人,卿等以为如何?”

王华: “陛下圣明!此三人权柄过重,且有不臣之举,正当除之,以正朝纲!”

王昙首: “然需谨慎。谢晦现都督荆州,檀道济镇广陵,皆握重兵。若事不密,恐生大变。”

刘义隆 (目光锐利): “朕已有计较。可先收徐、傅,再图谢晦。至于檀道济……或可为我所用。”

[与此同时,荆州江陵,谢晦亦预感大祸临头]

谢晦 (对长史何承天说): “废昏立明,乃为国事。然今上春秋既富,恐难容权臣。吾命殆将不久矣……” (遂整饬兵马,以防不测)

旁白: 元嘉初年,南朝宋廷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一场皇帝与权臣之间的最终对决,已如箭在弦上。而年轻的宋文帝,即将用一场雷霆般的清洗,真正开启属于自己的时代——那个后世史家津津乐道的“元嘉之治”。

[镜头扫过建康城的繁华街市,最终定格在皇宫深处文帝那双隐忍而决绝的眼睛上]

下集预告: “文帝隐忍两年,终于亮出锋刃!徐羡之、傅亮血溅朝堂,谢晦荆州起兵反抗!‘万里长城’檀道济再次面临抉择:是忠于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权臣,还是效忠代表正统的年轻皇帝?一场决定刘宋国运的内战,骤然爆发!敬请期待《南北朝那些事儿》第三集:文帝挥泪诛权臣,檀道济决胜平荆州。”

来源:各国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