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 《生万物》:贫瘠的土地也能孕育希望的麦苗 ■阿倩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6 07:10 1

摘要:剧中的两个父亲角色“大眼泡子”和“小眼珠子”,处于完全对立的阶层,但他们对土地的痴迷却如出一辙。“大眼泡子”宁老财的口头禅是“谁也不能动俺的地”。“小眼珠子”封二的口头禅是“凑够二十亩地”。封二为何对买地这事如此执着呢?他爹给了他十八亩地,可到了他这一辈,愣是

转自:嘉兴日报

《生万物》是由中央电视台、爱奇艺出品的热土生长群像剧。该剧讲述了费家、宁家、封家等几代乡邻间的恩怨情仇,呈现了农民与土地之间缱绻不离的情感。

剧中的两个父亲角色“大眼泡子”和“小眼珠子”,处于完全对立的阶层,但他们对土地的痴迷却如出一辙。“大眼泡子”宁老财的口头禅是“谁也不能动俺的地”。“小眼珠子”封二的口头禅是“凑够二十亩地”。封二为何对买地这事如此执着呢?他爹给了他十八亩地,可到了他这一辈,愣是一亩地都没有增加。他觉得自己愧对父亲,愧对封家,愧对子孙。因而买地这事儿,成了封二一生的牵绊。而宁老财呢,身为天牛庙村首富,坐拥七百亩田产,却还要当一毛不拔的“铁公鸡”。真正困住宁老财的,其实是“宁家辈辈不发长子”的宿命魔咒。他的一生都在攒地,不光是为自己攒,更为子孙攒。唯有不断地囤地和囤粮,宁老财才能获得安全感。

虽然绣绣的公爹封二也十分吝啬,但相比之下,封二在村里的人缘可比宁老财好多了。剧中“试春气”“打春牛”“踅谷仓”“祈雨”“开镰”等仪式,大部分都是由封二主持的。说明老祖宗种地的智慧与诀窍,封二早已烂熟于心。这个一辈子都在地里侍弄庄稼的老农民,因为操劳过度死于秋分那一天。他说:“俺最喜欢秋分了。因为秋分又收粮食,又种麦子。”他还向大家传授起了自己一生种地的经验:“地是爹娘面,一天见三面,你留多少汗,它还你多少粮!”

封二去世后,他的儿媳妇绣绣也越来越像她公爹了。弟弟宁可玉偷懒,不想学种地,她学着封二的腔调教训起了弟弟。她说:“书读得再多,人也得吃饭。这春种夏收的本事,你要是有一天能搞清楚了,就知道这土地跟你有多亲了。”

小鬼子进村后,霸占了宁老财六百亩地。绣绣巧设“天火局”将鬼子们的麦子烧了。望着那熊熊燃烧的火苗,我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在鲁西南地区贫瘠的土地上,金黄的麦子就像天牛庙村的农民一样,一茬一茬,挨挨挤挤地依偎在一起,有苦一起吃,有难一起当。这一刻,他们燃烧的不仅是鬼子的粮草,亦是他们的生命。他们决定拿自己的命来夺回这片土地……好在,那个迂腐、守旧的宁老财最后还是觉醒了,他用满仓的粮食挽救了全村人的性命。

宁老财去世的那一天,他在绣绣耳边轻轻说了一句“对不起”。这一刻,绣绣的眼泪模糊了双眼,观众的眼泪也模糊了屏幕。他们父女俩终于和解了。宁老财至死还记得,自己欠着绣绣十五亩地的陪嫁,还没有亲手交给她。这一刻,观众似乎也与这个讨厌的地主和解了。

诚然,这部年代剧也有很多槽点。但瑕不掩瑜,我们依旧能从这部剧中窥探到农耕文化和节气美学。这剧好就好在,没把“阶级矛盾”“土地变迁”“家国情怀”这些沉重的主题无限放大,而是把它们藏在野菜馍馍里、红糖小米粥里、土地与人的牵绊里,像天牛庙村的土地一样,看着贫瘠,却能孕育希望的麦苗,亦能生出万物。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