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根据《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这四部传世经典创作的影视作品,虽曾在80-90年代,及2000年后经历过2波影视创作,现已推出的那些作品,多少都存在着遗憾。
四大名著又要翻拍了!
近日,广电总局与中国历史研究院建立起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指导工作机制,将会努力推动四大名著电视剧的翻拍,“千古风流人物”和“何以中国”等系列剧集的创作。
消息传出之后,立即就在网上引起热烈的讨论。要知道,距离最后一部四大名著改编剧张纪中版《西游记》的播出,已经过去了13个年头。
而根据《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这四部传世经典创作的影视作品,虽曾在80-90年代,及2000年后经历过2波影视创作,现已推出的那些作品,多少都存在着遗憾。
如果能够看到更新、更好的翻拍作品,相信广大网友都会乐意看到,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四大名著翻拍项目的最新进度。
《红楼梦》改编的影视作品,至今影响力最大的是1987年央视王扶林导演的36集同名电视剧。王扶林导演的功力相信内地观众都心服口服,由他执导的《红楼梦》《三国演义》两部电视剧都是接近完美的四大名著改编剧集。
当年,央视《红楼梦》项目的启动是在北影版《红楼梦》之后,因此影视圈多数人并不看好。但王导并不理会那些闲言碎语,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光是选角就用了3年,剧本打磨也用了2年。
且这版最为观众称道的,是王导大胆弃用高鹗续书的后40回故事,启用内地最好的红学专家重新编辑出结局的故事,使《红楼梦》的悲剧色彩得以最好的还原。
因此央视版《红楼梦》能成为观众心目中至今最好的经典。
当然央视版并不是没有缺点,其改编和拍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比如:宝玉会秦钟的情节,当时启用女性角色反串饰演秦钟,又用了男声配音,出来的效果不好,这段情节在后来发行的很多版碟片中都被删掉了。
又比如:原著中很著名的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情节,也被删掉了;剧集的最后6集与高鹗的后40回完全不同,是红学专家们现编的故事;而原本写了12到14集的剧本,后来因资金不足,情节被压缩成6集,导致情节推进过于仓促。
2010年,导演李少红又推出了新版50集《红楼梦》,其后半部分是照着高鹗的后40回拍的,情节上显得比较圆满。但李少红版从选角、演员表演、剧本打磨到服化道水平,都无法和央视版相比较。
如此看来,如今再次翻拍的《红楼梦》,还是有“生存空间”的,但央视版拍得太好,再拍恐怕很难超越。根据可靠的消息,郑晓龙工作室认领了《红楼梦》的翻拍项目,将与流潋紫合作拍摄新版《红楼梦》。
这两位合作过评分为9.4分的《甄嬛传》,大家都清楚他们的水平。郑晓龙工作室放出消息,说会在全国海选05后新人演员,来饰演片中角色,并说会投入巨资1:1实景搭建大观园。
但传言新剧的改编方向会大幅度扩展贾元春的宫廷权谋线,这就让网友们很不安了,都担心别被拍成“红楼版甄嬛传”。
其实翻拍《红楼梦》,最重要的还是选角,其剧本也需要认真打磨,服化道自然也要用心。要是能把央视版没拍的拍出来,还原原著的精髓,相信还是能得到观众的肯定。
其实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描写的全是战争大场面,这需要动用很多群众演员,拍摄大大小小无数战役,绝对是个相当烧钱的项目。
从我国电视剧诞生至今,算上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拿《三国演义》节选段落拍的衍生剧倒是不少。但能真正啃上硬骨头,把《三国演义》原原本本拍出来的,至今也只有王扶林导演的央视版。
王导当年耗时3年多投入拍摄,总投资达1.7亿,集数达到84集。从选角到剧本创作、服化道、战争大场面的营造,都接近完美,也接近电视剧拍摄所能达到的巅峰。
如果非要说缺点,一是90年代的内地演员还都不太注重身材管理,饰演剧中成名武将的那些演员,虽然神态是有了,但就是有些偏瘦,肌肉线条不够好;而且以当时内地动作团队的水平,编排的武打动作也较为粗糙。
还有央视版也确实删去了小说中的很多情节,比如没有出现关索;蜀汉灭亡后,西晋吞并东吴的章节也没有拍,只是用旁白一笔带过。
2010年,导演高希希又推出了95集的大剧《三国》,但这版剧集似乎就是为了衬托央视版的无可替代而出现的。且剧中多段情节都是对原著小说的魔改,光是那些漏洞百出的口语化台词,就令人忍无可忍。
相比央视版,《三国》虽然有95集,却是注水严重。剧中硬生生添加了一些女性角色,编了不少原著中不存在的宫斗戏,而很多经典故事,如七擒孟获,却被直接删掉了,这些操作都被观众诟病。
因此,至今影响力最大的依然是央视版。而且就90年代央视创作团队的剧本打磨、制作水平、大量群众演员参与构造出来的宏大气势,还真不是现在电视剧能够简单复制的。
如今新版《三国演义》由曾推出过《琅琊榜》《大江大河》这些口碑力作的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接手。为了能拍出类似《权力的游戏》那种现象级的战争场面,其投资或许会超过10亿,当然在剧集未投入拍摄之前,这些也只是猜想。
选角方面,核心角色会力邀段奕宏、雷佳音这些实力派演员加盟,一些次要角色则会启用带流量的年轻艺人。茄哥觉得能照着原著情节拍,别像高希希版《三国》那样自作聪明的魔改就好。
小说《水浒传》从80年代至今内地出过3个版本的改编电视剧,都曾引起巨大的反响。1982年的山东版《水浒》也是最“原汁原味”、最接近原著精神的改编剧。
这部剧以小说人物为单位,细分成《武松》、《宋江》、《李逵》、《鲁智深》、《林冲》、《晁盖》、《李逵》等7个单元剧,总集数有40集。剧集从选角到制作都能看出当年山东台创作者的用心,但没能完整展现小说故事全貌,是山东版的一大遗憾。
1998年,央视推出43集的《水浒传》,由张绍林执导。这版虽然在豆瓣上得到9.1高分,却是央视四大名著改编剧中评分最低的。原因在于剧集虽然很用心的认真还原了宋代国人风貌,选角上也颇为用心,但对原著情节删减太多,影响了观众的观剧体验。
比如最被网友诟病的,就是小说中的108将,央视版竟然没能让他们一一登场。就连名气最大的“梁山五虎将”,只出现了林冲、秦明和呼延灼,关胜则在最后一集才露了一下脸,董平则被直接删掉。
剧中为了“节省人工”,可谓绞尽脑汁。比如小说中是王进的父亲王升打了高俅,剧中把王升删掉,让王进自己去打高俅;小说中施恩是孟州牢城营施管营的儿子,一个20出头的小帅哥,剧中则让施恩直接做管营,成了50多岁的老头。
还有剧中对宋江这个人物的刻画,是奔着“梁山投降派”方向去的,因此宋江的形象丑化极其严重,与小说忠君报国的主题背道而驰。可惜了李雪健那么好的演技,却因为演了宋江,背负多年的骂名。
2011年,香港导演鞠觉亮也推出了86集的新版《水浒传》,这版是2010年后四部四大名著翻拍剧中评分最高的一部。由于集数比央视版足足增加了一倍,鞠觉亮版基本上把小说前70回故事完整拍出来,且真正集齐了108将,这是其最大的优点。
但相比央视剧,鞠觉亮版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就是选角方面差强人意,剧中很多情节的改编太大,也影响了观感。因此,网上围绕央视版和鞠觉亮版哪部剧更好的话题,网友们一直争论不休。
而事实上央视版和鞠觉亮版都具备各自的优点,但也带着明显的缺点,都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比如小说中梁山接受招安后的“征四寇”故事,央视版和鞠觉亮版都只拍了征方腊,且都没有认真还原小说中整个战役的过程。
因此茄哥认为《水浒传》目前仍没有接近完美的作品,是四大名著中最适合翻拍的一部。
接手《水浒传》的是新丽传媒,其代表作《庆余年》《人世间》等也都是口碑好剧。据说制作团队会在全国招募108位“草莽硬汉”演员,为了规避那些流量明星的“塌房风险”,将会在地方剧团、武术学校或退役运动员这些人选中考虑。
茄哥认为这一举措十分靠谱,小说中这108将大多是30岁以内的小年轻,因此找有武术功底的,形象好的青年演员就对了,一是花费不高;二是阳光帅气;三是不容易“塌房”。
看过《水浒传》小说的网友就知道,小说前70回和后50回其实风格很不一样。前面都是讲英雄好汉们个人的传奇故事,后面从“三打祝家庄”开始,到接受招安后的“征四寇”内容,就逐渐转向大型战役的描写。
因此茄哥认为《水浒传》的改编剧,最好是把小说拆分成上下部来拍。先把前面的70回故事好好还原,等剧集播出后能火,影视公司赚到钱了,再拿出新的投资把后50回“征四寇”的故事拍出来。
央视86版《西游记》是至今口碑最好的原著改编作品,六小龄童版的孙悟空也是难以超越。这部剧在那个娱乐节目匮乏的年代影响力极大,是我们内地重播次数最多的剧集,放眼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
但央视版《西游记》最大的缺点就是当年由于资金不足,原本30集的剧本,最终被迫删掉了其中重要的5集,只有25集的体量实在太短,给观众意犹未尽的感觉。
虽然杨洁导演在2000年又拍摄了16集的《西游记续集》,把原来没拍完的部分补上,但续集从服化道到剧本打磨、动作编排、特效创意,都不能与前作相比,终给人狗尾续貂之感,杨洁导演自己都不满意。
其实央视版从改编思路到人物形象,很多都参考了《西游记》戏曲。所以你会看到玉皇大帝被孙悟空吓到钻桌子底下,这就是戏曲《大闹天宫》才有的情节;猪八戒牵马、沙僧挑担,也跟原著不一样,这些改动看过原著的网友都知道。
而央视版把要杀一万个和尚的灭法国,和以佛法兴盛著称的玉华州合并成一个国家,这大动筋脉的“魔改”也一直受到原著粉的批评。还有同样由于尺度的原因,小说中的重头戏《唐太宗游地府》的情节也没被拍出来。
2010年和2012年出现了52集的浙江版和60集的张纪中版,相比央视版情节上丰富了不少,但却没能撼动央视版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其原因就在于六小龄童版孙悟空形神兼备,费振翔和吴樾两人的表演再卖力,也无法取代。
因此翻拍《西游记》,面临最大的问题还是“孙悟空”的选角。《西游记》项目由柠萌影业接手,其代表作是《小别离》《三十而已》等,播出时热度都很高。
公司说会在全球海选孙悟空的扮演者,侧重考虑动作演员;而唐僧的扮演者或许会考虑参考日本版本的,由女性演员来反串;至于CG特效方面,则会用上AI技术来辅助设计妖怪的形象,这些话听着就有十足的违和感。
单说用“女性反串演唐僧”这一条,就肯定会招骂;而用AI来做特效,则让人质疑其是否经费不足。根据以上这些消息,茄哥对于柠萌影业翻拍《西游记》最不乐观,感觉最后拍出来能否超越浙江版都成问题。
其实去年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成功,已能给影视创作者带来不少启示。与其“全球海选”一个很难超越六小龄童版的孙悟空扮演者,为何不用动作捕捉技术,制作一个纯CG版的孙悟空?虽然这样做会很烧钱,但这或许也是未来影视发展的方向。
《西游记》本就是以“单元”为形式组成的宏大故事,每个单元的情节相对独立。翻拍《西游记》,还是得照着央视版的拍法,把每一“难”单独拍成一集,情节上努力做到紧凑,服化道和选角也得用心。
综上所述,茄哥认为四大名著改编剧各有各的难度,其中本人最想看的是翻拍《水浒传》,希望能看到比之前更好的版本。
茄哥也希望能看到像《黑神话:悟空》中孙悟空那般的形象,至于《红楼梦》和《三国演义》,茄哥其实并不觉得这两部作品有再翻拍的必要。
来源:电影烂番茄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