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被《足迹》里那个咄咄逼人、死咬不放的杨学安气炸了吗? 先别急,真正该骂的或许不是他。
你被《足迹》里那个咄咄逼人、死咬不放的杨学安气炸了吗? 先别急,真正该骂的或许不是他。
这部剧里藏了一个最典型的“职场关系户”悲剧,而一手造成这一切的,居然是那个看似好心的上司太太——苏秀荣。
她的一次“报恩”,彻底毁了一个热血青年的前途。
杨学安在剧中的形象并不讨喜。
作为组长,他对由童瑶扮演的易弋进行了极具压迫感的审问,那种紧盯不放、怀疑一切的姿态,让很多观众直呼窒息。
在抗战胜利后的特殊背景下,情报战线的工作依然紧张,清查潜伏者是重中之重。
杨学安的做法,从职责角度来看并非完全无理。
那个年代,对身份不明者保持警惕是规矩,何况易弋的态度确实并不配合。
但问题在于方法。
杨学安显然不擅长沟通和策略。
他不仅对易弋强势,甚至看到前同事帽子没戴正,也会当场批评。
这种性格放在需要高度敏感和人际技巧的岗位上,显得格格不入。
他缺乏圆融,只知道直来直往地“尽责”,结果就是人得罪光了,工作也难以开展。
然而这一切的背后推手,是苏秀荣。
她是文朴上司的妻子,也是办公室里的领导。
她之所以对杨学安青睐有加,原因很简单:杨学安曾在战场上替她的丈夫挡过子弹。
这件事成了杨学安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也是他悲剧的开始。
苏秀荣的报恩方式简单粗暴:给位置、给资源、给机会。
她一手将杨学安从基层直接提拔为组长,学习、升职的名额第一个总给他。
只要有人质疑杨学安,比如文朴曾提出不同意见,苏秀荣立马反驳,根本不愿听取分析。
在她的庇护下,杨学安成了典型的“关系户”,但这并非他主动所求。
杨学安自己或许并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种突如其来的“重用”。
他只是一个想为组织做点实事的年轻人,战场上的挡子弹行为,在他眼里可能只是本能反应,换作别人他也会这么做。
但苏秀荣的回报,却打乱了他本该一步步成长的路径。
被放到组长位置上的杨学安,唯恐辜负领导的期望,只能拼命表现。
他越努力,就越暴露自己能力的短板——处理人际关系笨拙,工作方法生硬。
审查易弋时的不近人情,写报告和做思想工作时的得罪人,这些都让他的职场之路越走越窄。
甚至当易弋在文朴的帮助下被证明清白、获得认可后,杨学安竟然主动登门道歉。
这说明他并非心术不正,只是纯粹出于怀疑一切的工作习惯。
如果他真是挟怨报复,根本不会有这样的举动。
但苏秀荣的“照顾”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真正的成长。
反而,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让他迅速陷入孤立。
最终文朴给予差评,杨学安被下放到报馆,职业生涯急转直下,再也没能重回事业高峰。
回过头看,杨学安只是一个被放错了位置的棋子。
他正直、热血、负责任,但缺乏分寸感和沟通技巧。
而苏秀荣则犯了一个致命错误:用私人恩情代替职业规划,把一个人硬塞进他根本不适合的岗位。
真正的伯乐应当知人善任,而不是凭一己喜好随意安排。
苏秀荣的报恩,表面是提携,实则是毁灭。
她既不懂杨学安,也不懂管理,最终用善意毁掉了一个年轻人的前途。
来源:天天开心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