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能力再强也比不过没有底线的人,小叔子陈二顺用孩子做要挟,逼得褚韶华只能放弃。
《灼灼韶华》是一部女性年代传奇剧。
丈夫和公公意外去世之后,褚韶华的财产之争终究还是输了。
能力再强也比不过没有底线的人,小叔子陈二顺用孩子做要挟,逼得褚韶华只能放弃。
最后,和婆婆妯娌一起被赶回了老家祁州。
老家的日子也不太平,娘家嫂子算计她,想把守寡她嫁给年老的商贾,再要一笔嫁妆。
而在家里,无能的陈母和宋萍,则处处针对褚韶华。
她们知道陈二顺讨厌褚韶华,希望用这种方式讨好当家陈二顺,换取回去的机会。
褚韶华不甘心过这样的日子,一边照顾女儿,一边开始筹划开药铺挣钱。
终于在给母亲买药的时候,让她发现了机会。
祁州药商合伙压榨药农,借着紫菀大丰收,把价格压到了药农无法承受的低位。
褚韶华抓住机会,典当了丈夫送给自己的首饰,凑出了一些大洋,用较高的价格和药农分别签订契约。
她预付一成的货款,再用契约去找银号贷款,如此反复最终垄断了祁州市面上所有的紫菀。
一下子紫菀成了祁州药材圈里的稀缺品,最后惊动了夏元。
守元药店签下了大合同,需要大量的紫菀,如果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履约,将面临巨额赔偿。
夏元只能是放下身段,亲自来找褚韶华谈判。
而褚韶华顺势退了一步,用一个优惠的价格把货全部出给了夏元。
药农挣到了钱,夏元没有损失,而褚韶华通过杠杆,最后入账六千大洋,用这笔钱开了华顺药铺。
褚韶华这一番操作,再加上之前抢走军需订单的事情,都让夏元很是欣赏。
他早就对易掌柜背着自己在祁县做的事情很不满,只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接替人。
华顺药铺开张那天,他亲自前来祝贺,并且开出了丰厚的招揽条件,愿意用三倍价格收购华顺药铺。
而收购之后,褚韶华加入守元药铺,负责打理祁县药市的事务,可以得到高薪和分红。
夏元的条件可以说是诚意满满,但褚韶华拒绝却毫不犹豫。
面对伙计的疑惑,褚韶华给出了一个野心勃勃的答案,那就是她不想给夏元打工,她想成为“夏元”。
褚韶华确实有野心,但这不是她拒绝夏元的真正原因,因为她距离夏元还太远了。无论从哪个角度,加入守元药铺都是她当下最好的选择。
娘家人和婆家人处处针对算计,她在祁县可以说是孤立无援。
正如夏元提点的那样,做生意需要学会借势。
显然夏元和其它人不同,他不反感褚韶华的野心,他看穿了褚韶华的处境,给了她半年的考虑时间。
真正让褚韶华放弃加入守元药铺的原因,是她要拿回属于自己和丈夫的一切。
拿回陈父答应的,被婆婆和小叔子侵占的一半股份,那是陈大顺用命换来的。
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失去的要亲自拿回来。
“华顺药铺”这个名字,各取自己和丈夫名字里的一个字组合,华在前顺在后便是她的决心。
她要拿回一切,要和陈家划清界限,要掌控自己的命运。
如果她在这个时候加入了守元药铺,和陈家的买卖有了明晰的切割,那么她将来就难以主张。
她其实心底清楚,自己药铺生意兴隆,无论是娘家兄嫂,还是婆家妯娌,都想要鸠占鹊巢。
但她就是不分家,故意不分割清楚,她就是要把华顺药铺的生意,和陈家原本的生意混在一起。
她要让婆婆小叔子觉得有机可乘,因为这同样也是她的机会。
把两边的东西放在一个锅里,最后能拿走多少就各凭本事了。
这是一种绝对自信,自信自己有能力,也坚信陈二顺无能,撑不起陈家的买卖。
陈家的买卖还有其它股东,当初他们联合支持陈二顺,是想要稳定过度,想要保住利益。
他们有偏见,不相信褚韶华一介女流,有能力延续他们的分红,不遭受损失。
但随着时间发展,陈二顺把买卖做亏空,反而是华顺药铺蒸蒸日上,最后这些股东必然反过来支持她。
什么男的女的,娘家的婆家的,本姓的外姓的,都是为了占有更多蛋糕的说辞,但前提是有人做蛋糕。
整个陈家买卖,如今只有褚韶华有做蛋糕的能力,优势在她。
只要她能为所有人带来利益,自然有人为她辩经,帮她打压陈二顺,打压陈母。
只可惜褚韶华终究还高估了陈二顺,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败光了家产,然后盯上了华顺药铺。
来源:乌圆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