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每天下班在深圳地铁里,都能随处可见的看到抱着电脑改方案的打工人。她们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着,连坐地铁的这点时间都舍不得浪费。
我每天下班在深圳地铁里,都能随处可见的看到抱着电脑改方案的打工人。她们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着,连坐地铁的这点时间都舍不得浪费。
晚上就算到了凌晨两点,写字楼还是一片光亮,在点点星光里,藏着太多人的努力了!
今天想跟大家伙儿唠唠《奇迹》这部剧,讲的就是深圳这几十年的事儿。有从路边摆摊慢慢做到连锁的大排档老板,有从戏曲演员到去华强北闯江湖的姐姐。
每个角色都像咱身边能碰到的人,他们的奋斗事儿,其实就是深圳“奇迹”最鲜活的样子,看着特别有代入感。
这剧是为了庆祝深圳经济特区45周年拍的短剧集,演员阵容老强了。
胡歌、张颂文、雷佳音、陈晓、闫妮、宋佳、于适、王安宇、童瑶这些都在,加起来超60位,说它是内娱团建真没毛病,就冲这阵容也得追。
它不是那种一顺到底的剧情,是单元剧形式,总共24集,每集大概15分钟,碎片时间看正合适。
在《牛牛》单元里,胡歌演的张招远,是深圳派去西藏的援藏干部。他去那儿主要想推广“牦牛险”,可这事儿哪那么容易?
光是跟草原上的牦牛打交道,就够他“斗智斗勇”的,还得耐着性子跟老乡们慢慢解释保险是咋回事。
后来西藏赶上地震,场面乱糟糟的,张招远冒险救助受伤被困的牛牛。就因为这事儿,老乡们看出了他的真心,对“牦牛险”的态度也慢慢变了。
胡歌把张招远演得特接地气,不管是跟牦牛较劲的憨劲儿,还是救牛牛时的拼劲儿,都特真实,好爱看。
闫妮在《跑楼大妈》单元饰演的是范姐,颠覆了她以往的形象,剧中很有看点!
范姐原本是家喻户晓的戏曲名伶,后来赶上时代变了,家里又出了点事儿,日子一下就难了。
为了撑起家,她跑到深圳华强北,干起了“跑楼大妈”,帮外卖小哥送餐。
凭着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最后成了赛格楼下特受欢迎的“跑楼女王”。
闫妮演的范姐把从戏曲名伶到跑楼大妈的反差感拿捏得死死的,是剧粉都爱的程度!
白宇在《深夜排档》单元里,饰演了陕西汉子洪福,在深圳城中村开了家大排档。
自己琢磨出“红尘三千里”炒粉,独特的家乡味道,直接抓住食客们的胃。
深夜打工人的补给栖息之地,下班又累又饿,街上冷冷清清的,他这大排档锅里冒着升腾的热气。
吃着碗里的暖食,听着锅碗瓢盆的声响,老板递菜时还会说句慢用,代入一下都觉得治愈。
不得不说白宇演的洪福也太像咱身边人了吧,尤其是他在烟火气里的样子,跟咱下班路上遇到的大排档老板没差,一下就把打工人那种深夜里的小温暖给演出来了!
《奇迹》这15个小故事也太懂深圳了吧!把深圳的不同面全拍出来了,既有国贸“三天盖一层楼”的狠劲儿,也有红树林边慢悠悠护生态的日子,透着股舒服劲儿。
还有华强北电子市场的热闹劲儿,城中村大排档的烟火气,快的慢的、闹的暖的都有,这不就是咱们眼里真实的深圳嘛。
就像它的主题曲《遥遥》里唱的:“春去秋来的门,早出晚归的人,为了每个梦想成真的剧本。”
其实所谓的奇迹,就是一代又一代深圳人,凭着坚持和努力,把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现在就等它开播了,你最期待这部剧的哪个演员呢?
来源:听岛屿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