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发现了没有,《狂飙》《我是刑警》《以法之名》《扫毒风暴》《黄雀》等等刑侦剧犹如璀璨繁星,闪耀在影视剧的天空,然而,真正成为爆款的作品少之又少,主要是因为刑侦剧陷入老套路,创新度不够,剧情逻辑漏洞百出,演员表现也参差不齐,仅仅将大尺度的元素作为吸引观众的幌子
大家发现了没有,《狂飙》《我是刑警》《以法之名》《扫毒风暴》《黄雀》等等刑侦剧犹如璀璨繁星,闪耀在影视剧的天空,然而,真正成为爆款的作品少之又少,主要是因为刑侦剧陷入老套路,创新度不够,剧情逻辑漏洞百出,演员表现也参差不齐,仅仅将大尺度的元素作为吸引观众的幌子。
《黑白局》一上线,短短四集就冲上了热度榜第一位,可是口碑却出现两极分化,呈现高开低走的趋势。有观众指出,电视剧开头,杨旭文饰演的缉毒刑侦队长与王砚辉饰演的反扒队长涂洪江在动车上撞案,两人不打不相识。但是在动车里警员与扒手奋力搏斗,却不顾及周边群众的生命安全,编剧为了给角色炫技而脱离现实。
我认为这部剧虽然有漏洞,但也不乏亮点。以往传统的刑侦剧采用是单一的破案题材,比如扫黑、缉毒、反诈、反扒等,但这部剧的设定有新意,就是将反扒与缉毒双线并行,既有设计捉贼的斗智斗勇,也有缉拿毒贩的你死我活,编剧想依靠新颖的设定与惊心动魄的打斗场面,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也许编剧是想体现基层反扒警员的人情味与江湖感,所以涂洪江的工作方式在很多观众的眼里与现实格格不入。比如他好不容易抓到了偷盗财物的现行犯,因为涂洪江想感化或是想发展成线人的刑满释放人员,竟直接放人,面对同事们的质疑也无动于衷。
在首次与展鹏撞案后,涂洪江与展鹏都表现得不够宽容大度,相反还在一个现行犯面前开怼,有悖常理,完全没有专业、处事冷静的警员素质,让人贻笑大方。
当涂洪江得知自己的线人偷的是违禁物品时,不但没有将情况上报给领导,反而独自行动与线人约定单独在宾馆碰面,结果线人被害,涂洪江意外成了嫌疑人。同事们希望他提供线索和证据,可涂洪江却意气用事,陷入愤怒不能自拔,无视规则,最后还要年轻后辈去哄着配合,让很多观众都觉得不可理喻。
而且剧里的巧合也过多,涂洪江反扒与展鹏缉毒发生撞案的情况不止一次,试想,警方在对违法犯罪分子进行围捕行动之前是不是要做好一切周密的安排与部署,编剧设置两队人马经常撞案的桥段,让人觉得不但影响办案效率,甚至给警方自身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些巧合的桥段是在说明警方办案没有能力,还是在给两队人马从对怼到合作做铺垫呢?
我想,艺术源于生活,电视艺术也是如此,所以编剧应该要站在专业的角度,深挖警员的工作与生活,才能够更精准地诠释警员是如何在一线奋力拼搏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真实故事。
说到剧里主配角们的演绎,既有可圈可点之处,也有差强人意之感。我认为杨旭文的打戏还是挺精彩的,不管编剧的本意是不是想让角色炫技,但场面确实挺惊心动魄,杨旭文能够在狭窄的地方行云流水地完成高难度动作确实不简单。但是他的表情总是比较僵硬,严肃,与老戏骨王砚辉演对手戏时,语气生硬,横眉冷对,没有展现人物性格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其实,王砚辉饰演涂洪江这个角色,通过眼神戏和动作戏塑造出了角色的复杂性,作为反扒界的铁面判官,他性格比较固执,也容易冲动,但又有一副仁厚心肠,游刃于各方势力之中。我总觉得编剧如果在打造人设时考虑周全,让这一角色更冷静果敢,为大局着想,涂洪江这个角色应该还挺讨人喜欢的。
说实话,与其他刑侦剧相比,《黑白局》确有创新之处,缉毒、反扒双线交织,将案件主要聚焦于列车、站台等封闭的空间,通过真实还原工作场景强化观众的代入感,打斗场面精彩纷呈,但案件中的巧合老梗、逻辑漏洞也有不少,悬疑感不足。
我认为一部高档次的刑侦剧,离不开厚重的演技力量、紧凑节奏与高密度剧情、环环相扣的悬疑细节,只要这部剧的后续剧情能做到这些关键点,相信一定不会让观众失望。
作者:锦鲤瑜,入骨影评团队出品
来源:入骨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