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她的哥哥图南要高考,这个时候筱婷的奶奶非要把庄超英弟弟的两个儿子以及妹妹的儿子接来家中同住,而妻子黄玲以离婚相逼,坚决反对这一决定。
我相信很多人在看《小巷人家》这部剧的时候,都会觉得庄筱婷的人生很压抑。
明明在庄家的三代中就她一个女孩,而且筱婷听话懂事,品学兼优,但却从来没有享受过掌上明珠的待遇。
她从小就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爷爷奶奶对她来说简直就是噩梦。
就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她的哥哥图南要高考,这个时候筱婷的奶奶非要把庄超英弟弟的两个儿子以及妹妹的儿子接来家中同住,而妻子黄玲以离婚相逼,坚决反对这一决定。
“图南马上就要高考了,一下子三个半大的小子挤进来,你让儿子怎么安心复习?”黄玲的声音透着寒意,仿若浸了冰水一般,“你要是答应,明天咱们就去办离婚。”
庄爷爷气得用拐杖狠狠地杵着地面,大声呵斥道:“庄家没你这种媳妇!”
庄筱婷躲在门后,看着父亲痛苦地抓扯着头发。年仅十六岁的她,早已学会了察言观色,也深深明白奶奶看向她和母亲时,那毫不掩饰的轻视目光。在这个家中,她早已习惯用沉默来保护自己。
这场争吵最终以双方的两败俱伤而告终。庄桦林只好带着儿子向鹏飞无奈地返回贵州,庄超英也赌气搬到学校宿舍去住。然而,矛盾的暗流却从未停止涌动。
一周后,庄超英偷偷回家拿衣服,在巷口的槐树下碰到了放学回来的筱婷。女儿低垂着眼睑,左侧脸颊隐隐约约的红痕,瞬间刺痛了他的心。
“爷爷打的。”筱婷说得很平淡,可这话却如同一道晴天霹雳,让庄超英震惊不已。
原来,在庄超英离家的这段日子里,庄家的爷爷奶奶公然讨论起儿子离婚后的种种安排。他们特意把送站回来的筱婷叫到跟前,半是试探,半是威胁地问道:“要是你爸妈真离了,你跟谁?”
少女紧紧攥着衣角,声音虽不大,却无比坚定地回答:“我跟妈妈。”
刹那间,空气仿佛凝固了。庄爷爷的巴掌带着风声猛地落下,“啪”的一声,清脆而响亮。“吃里扒外的东西!庄家白养你了!”
那一刻,筱婷没有哭。她只是静静地看着爷爷扭曲的脸,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许多过往的画面:奶奶总是念叨“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年夜饭桌上,鸡腿永远先分给堂兄弟;母亲总是在厨房忙到最后,才能上桌吃饭……
庄超英听着女儿的讲述,手指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他想起妹妹庄桦林年轻时只能睡在饭桌上,一直到下乡;想起妻子日渐沉默的落寞背影;想起女儿越来越闪躲的眼神。似乎有什么原本坚固的东西,在他心中悄然出现了裂痕。
时间并没有治愈这些伤口,只是在表面结了一层薄薄的痂。林武峰一家迁往广州后,庄家小院愈发显得冷清。某个周末,图南、筱婷和鹏飞难得聚在一起,庄超英便想着带孩子们回父母家。
偏偏这时,雨丝开始飘落,仿佛是命运有意的阻挠。林栋哲送来的卤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图南和鹏飞心不在焉,筱婷则磨磨蹭蹭地说要补凉鞋——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回爷爷奶奶家的抗拒。
庄超英积压已久的怒火终于爆发了。他举起西瓜,狠狠地砸在女儿身前,声嘶力竭地吼道:“滚!我没有你这样的女儿!”
长期以来压抑的委屈,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倾泻而出。筱婷第一次直视父亲的眼睛,将多年来的隐忍一股脑儿地倾诉出来:
“对,我们就是不想去爷爷奶奶家!”
“奶奶说过好几次,我要是成绩不好,你早和妈妈离婚了!”
“你根本不在乎我心里真正的想法,只在乎我们听不听话!”
“小时候去爷爷奶奶家,他们从不让我和哥哥一起吃饭……”
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重的耳光,打在庄超英的脸上。在极度的愤怒与羞愧交织之下,他挥出了那一巴掌——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仿佛想要借此打碎所有让他感到难堪的事实。
林栋哲下意识地挡在筱婷身前。随着一声巨响,少年被打得踉跄着转了好几圈,耳朵里嗡嗡作响。真不敢想象,如果这一巴掌落在筱婷脸上,那会将父女情分彻底粉碎成什么样。
这两个耳光,分别来自祖孙两代男人,却无情地揭开了庄家根深蒂固的丑恶。
为什么庄超英从不打图南?为什么对鹏飞也没有恶语相向?偏偏是筱婷,一次次成为家族负面情绪的发泄对象?
答案其实就藏在饭桌的座位安排里,藏在鸡腿的分配方式里,藏在那一声声“女孩无用”的叹息里。
在这个看似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中,女性从一开始就被视为低人一等。庄奶奶一辈子忍气吞声,却转身将这种压抑发泄在儿媳身上;庄超英一心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对妻女所遭受的轻视选择了默许;就连筱婷自己,也早已习惯了默默承受这一切。
这是一种在代际间不断传递的恶。庄爷爷说“庄家没你这种媳妇”,庄超英说“我没有你这样的女儿”,如出一辙的否定话语,赤裸裸地暴露了父权制度最丑恶的本质——通过打压弱者来维持那虚假的权威。
庄超英所谓的“醒悟”,始终带着功利的色彩。当图南考上同济大学,他感谢妻子当年拒绝亲戚借住,并非是真正理解了妻子的委屈,而是因为儿子的成功满足了他的虚荣心。他总是选择性地关注那些能给他带来满足感和虚荣心的事情,却对身边亲人所承受的痛苦视而不见。
许多年以后,即便筱婷早已走出了这条小巷,她依然会在梦中听见那巴掌的回响。但她同样记得林栋哲挡在她身前的坚定背影,记得母亲在深夜里偷偷为她敷脸时的温柔,记得哥哥图南悄悄塞给她巧克力时的温暖。
恶会延续,然而善也同样会传承。庄家父子扇出的耳光,最终唤醒的并非只有筱婷,而是所有渴望挣脱枷锁的人们。
黄玲的反抗、图南的清醒、筱婷的爆发,都在有力地证明着:压迫越是沉重,反抗就越发强烈。
《小巷人家》最为深刻的地方,就在于它精准地揭示了家庭内部微妙的暴力。这里没有拳打脚踢的激烈冲突,却有着令人刻骨铭心的伤害;没有鲜血淋漓的惨烈场景,却有着能在人心中蔓延一生的隐痛。
那两个耳光,扇出的不仅仅是家族权力的压迫,更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在社会变革的前夕,旧秩序如何进行着最后的挣扎。
石榴花年复一年地绽放,火红的花瓣落在青石板上,随后被雨水冲进阴沟。但总有一些种子,会顺着水流漂向远方,在其他地方生根发芽。
筱婷们带着伤痛离开,却也带着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勇气——这或许就是所有发生在小巷里的故事,给予我们最深刻的启示。 #百度影视巨星计划#
来源:摄影师超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