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归队》的白面包子毁了历史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4 13:03 1

摘要:电视剧《归队》是近年来讲述抗联故事的经典。抗联战士不是神,是人!是有血有肉的人。有情有义、会犹豫也会彷徨,会伤会死、会胜也败的人!抗日剧能写到这份上,能演到这份上也算十分难得了。

电视剧《归队》是近年来讲述抗联故事的经典。抗联战士不是神,是人!是有血有肉的人。有情有义、会犹豫也会彷徨,会伤会死、会胜也败的人!抗日剧能写到这份上,能演到这份上也算十分难得了。

网图 电视剧《归队》宣传剧照

但这部剧也还有一些难逃窠臼的小伤,需要提上几笔。大桥段可赞,小地方还俗。比如,所有和土匪、汉奸沾上边儿的人物,都还是“死路一条”。无论是山大王“小白马”还是抗联女战士后来嫁给“小白马”的“小花儿”,都难逃“厄运”被日军杀害;

网图

开始我还惊呼,这部剧免俗!抗联女战士居然真真滴嫁给了土匪(尽管是被“逼上梁山”)而且还怀孕生娃,这在以往的电视剧当中是难得一见的。但是这个桥段出现在电视剧的前半部分,随着剧情的进一步深入,我

网图

开始有点儿担心这一对夫妻的命运。林海雪原、缺吃少穿、九死一生,他们夫妇又“染”了“匪气”,能坚持到剧尾给个“善终”吗?根据以往的追剧“经验”,大凡这种角色,编剧都会“下狠手”。

网图

果然,一直被我有滋有味追看的剧,到了第16集,“花儿”的丈夫“小白马”被追赶的日军击中,倒在大雪中的树林里;“花儿”带着几个月的婴儿,在跨冰河的时候,依旧被日军击中,婴儿被放在一块溶解的冰块上随水而去,身受重伤的“花儿”渐渐隐没在河水中。至此,我此刻长叹一声,想改俗套,难呐!

网图

可能作者和一些观众会说,战争惨烈,每个人都未必知道明天是否平安。就连胡军扮演的“老山东”排长也在日军的追击中中弹牺牲,何况“小白马”他们夫妻二人呢?我不想辩解,只是想说,我近年来追的抗日神剧不中,只要“有点渣儿”人,无论男女,都“在劫难逃”。这是不是套路,我暂不下结论。

除了上述的人物命运设计之外,还看到两处“小伤”。一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大东北之春,“田小贵儿”他爹居然为“串门儿”的镇长呈上西瓜。倒退几十年,谁家不是吃应季水果。这难道是剧务昏了头,把今天“四季有瓜,天天有果”的日子改成了抗日版?凭借想当然,把一处紧张的故事桥段搞得荒诞不经,让我顿时“出”戏。这么经典的剧不该呀

网图

再有一个就是,1939年4月12日‌,日本政府在伪满洲国颁布了《米谷配给统制法》,规定对粮食进行配给。 ‌1939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白米禁止令。根据伪满洲国时期的政策,中国东北的平民被严格限制食用精米精面,违者可能被定性为“经济犯”并面临牢狱之灾。然而,就在这个时期,剧中餐馆“夜来好酒店”的老板娘大阔枝,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向穷苦百姓赊送白面包子,这是严重违背史实的“呈现”。之所以清晰记住了“送包子”的时间,是因为剧情发展到这儿,时代背景刚好是杨靖宇将军被日军逮捕杀害的时间点。也就是1940年2月23日。

网图

“大阔枝”还和松林镇上的百姓们摔盆砸碗祭奠英雄呢。而在这个时间点上,日军开始实施《米谷配给统制法》已经将近3个月,“夜来好”这个小餐馆居然还有白面包子,而且还

电视剧截屏

大张旗鼓地施舍。这种严重“违法”的事情,日军居然熟视无睹?导演在此也是太松懈了吧。真实的故事背景,由于疏忽了几处不该忽视的细节,给这部精彩的大剧减色了不少。当然这部剧在写到1945年的时候,几处提出日军的这项“伪政”。说明编剧导演还是了解历史背景的,只是在最关键的时期,“政策”下达几个月后,出现了“逆情”,非常遗憾。纵然瑕不掩瑜,但一部剧看下来总归是少了那么点儿意思。

来源:愚翁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