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2日,由中国广电联合会微短剧委员会、山西省数据局、山西省委网信办、山西省广播电视局、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主办,晋中市数据局、晋中市榆次区人民政府、晋中市榆次区数字产业园承办,山西省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支持的“晋韵华章-繁星指数‘微短剧+品牌’推荐
9月12日,由中国广电联合会微短剧委员会、山西省数据局、山西省委网信办、山西省广播电视局、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主办,晋中市数据局、晋中市榆次区人民政府、晋中市榆次区数字产业园承办,山西省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支持的“晋韵华章-繁星指数‘微短剧+品牌’推荐案例测评活动”在山西晋中举行。
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行业主管部门、权威专家学者及头部制播机构等近30位嘉宾,面向国家广电总局“微短剧里看品牌”创作计划,开展2025年第二季度品牌微短剧案例推荐,旨在挖掘优质内容、推动行业创新,为山西微短剧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山西省数据局副局长王志刚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新赛道”,微短剧不仅是大众文化消费的重要载体,更是品牌传播、地域文化出圈的关键纽带。山西省以“数字山西”建设为引领,将数据要素作为核心驱动力,推动微短剧产业从“内容创作”向“数智赋能”升级。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媒介研究所所长张苗苗表示,在经历高速增长期后,行业正逐步迈入专业化、精品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并呈现出“内容生态持续优化、产业融合不断深化、出海传播成效显著”三个显著特征。希望微短剧行业乘风而起,向风而行,行业各方共同携手推动微短剧在服务品牌建设、促进文化繁荣中发挥更大作用。
山西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刘一平表示,近年来,山西省广电局与省数据局等部门协同发力:一方面,依托省数据局搭建的数字产业平台,推动榆次数字产业园、临汾微短剧基地实现“数据+场景+创作”的全链条支撑;另一方面,省广电局立足行业监管与精品培育职能,支持各类微短剧作品深挖山西文化内涵,积极推动微短剧创作。这些实践既是对“繁星指数”倡导的“优质内容”理念的践行,也为本次案例测评积累了本土经验。
晋中市榆次区常务副区长郝常胜表示,榆次区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加码微短剧产业:一方面,优化榆次数字产业园的服务能力,扩大免费拍摄基地范围,为创作团队提供“场地+资金+技术”的全链条支持;另一方面,推动微短剧与本地文旅、特色品牌深度融合——让晋商老字号通过微短剧“出圈”,让榆次的文旅景点成为“网红拍摄地”,真正实现“一部剧带火一个品牌、激活一片产业”。
测评活动依据“数据入围、专家评定”原则开展。“繁星指数”基于现有指标体系,对播出时间在2025年4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且已获备案的品牌微短剧进行了初筛。通过综合考量传播数据与内容品质,有28部千万级及以上播放量的作品脱颖而出。活动前,“繁星指数”面向大众发起了网络票选,在一周内回收超过3000人次投票结果,收到上万张票数。专家团队从价值引领、叙事水平、艺术表达、品牌辨识度及品牌感染力五大维度出发,结合剧情内容、品牌融合度、社会反响等多项指标与网络票选结果,进行现场测评。
本次入围的品牌微短剧作品题材多样、形式新颖,所赋能的品牌覆盖美妆、电商、食品、家电等多个领域。与会专家指出,微短剧已成为品牌传播的重要新兴载体,其“短、快、精”的内容特性高度适配移动端传播规律与受众情感共鸣需求。希望通过本次案例测评工作,推荐优秀微短剧作品,并以此倡导内容创作秉承正确价值导向,示范引领行业向精品化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经专家投票,现场共推荐“十大品牌微短剧案例”“十大营销创新微短剧案例”及“2025年山西微短剧推荐案例”,详细榜单将于近期发布。
为促进微短剧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测评活动结束后,“繁星指数赋能山西微短剧座谈活动”随即展开。座谈会上,与会嘉宾围绕微短剧产业链布局、内容创新、技术赋能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指出山西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具备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人文优势,可充分挖掘本土题材,结合地域特色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微短剧品牌,通过讲述山西故事、展现三晋风貌,提升微短剧的与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此次“晋韵华章-繁星指数‘微短剧+品牌’案例测评活动”落地山西,将为山西微短剧产业搭建起专业交流与资源整合的平台,为山西微短剧发展带来全新的视角与思路,有效促进山西微短剧产业与全国资源的深度对接,进一步激活本土创作活力,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