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赴山海》最新的剧情中,萧秋水戳穿了假风朗的身份,吴老夫人脱离了险境,权力帮竹篮打水,柳随风遭遇重挫——兜兜转转过后,一切都有了向好的迹象。
在《赴山海》最新的剧情中,萧秋水戳穿了假风朗的身份,吴老夫人脱离了险境,权力帮竹篮打水,柳随风遭遇重挫——兜兜转转过后,一切都有了向好的迹象。
唯独有一件事情,却令人心寒。当浣花剑派被权力帮围困剑庐、萧家人面临满门被灭的危险时,萧秋水在江湖上求援各大门派、遍寻故交旧友,但却始终无人愿意帮忙。
浣花剑派为名门正派,萧氏父子向来行侠仗义,如今,在权力帮恃强凌弱、柳随风胡作非为时,大熙的武林高手、英雄豪杰却作壁上观。这样的结果,着实令人感到费解。
萧秋水四处求人、屡屡碰壁,在这样的现实面前,看似冷血残忍,细品别有深意。
在剧中,萧秋水与柳随风之间曾经有过一场关于江湖因何而聚的辩论。
当时,萧秋水曾有过一个经典的论断——以义相聚才是江湖的底色。
对此,胸有城府、腹藏心机、机关算尽的柳随风不以为然。他是这样说的,“古往今来,人所求只为两件事——权和利。利益相同便是朋友,如今的权力帮,大可以给足好处,那么浣花的朋友便成了权力帮的朋友。天下熙攘,皆为利来,这江湖因利而聚,一直如此。”
如今,萧家面临灭门风险,江湖人士却袖手旁观、见死不救,仿佛从侧面验证了柳随风的看法——江湖不过是名利场,以利相交、利尽而散。
实话,往往都很难听。权力帮制霸江湖、一手遮天,只要利益出让够多、条件开得够好,必然会把萧家的朋友变成自己的朋友。柳随风的话,冰冷无情地道出了江湖世界的运行法则。
从古到今,雪中送炭者寥寥无几,落井下石者遍地皆是。在奉行拳力即权力的江湖,没有哪个门派会为了江湖道义、侠义精神而选择和天下第一大帮作对。
刀光剑影、快意恩仇,这样的故事我们看过无数次,只是,故事终究是故事。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大多数人闭着眼睛就能作出选择。
不过,正如萧秋水说的那样,“总有一些人会不在乎恐惧,为不平事发声,为羸弱者仗剑。”即使权力帮只手遮天、横行霸道,江湖之中总有一身正气、满腔热血的侠义之士。在萧家岌岌可危、面临覆灭之际,锦中武林、各大门派,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愿意出手相助呢?
一切都可以归因于三个字——英雄令。
萧家人与权力帮的恩怨,既有柳随风与浣花剑派的私仇,也是权力帮对天下英雄令的觊觎。萧家父子保护吴老夫人,是为了民族大义,但是在旁人看来,却是截然不同的观感。
在萧秋水与唐方四处求人的过程中,丁家人的说法就十分有代表性。当时,丁家的家主是这样回复萧秋水的,“我丁某人只是不想倒行逆施,反帮了那些别有用心之辈。谁知道你们萧家是不是像外界传闻中的那样,是为了贪图英雄令,才招惹权力帮引火烧身的。”
原来,对于浣花剑与权力帮的这场争斗,在江湖人士看来,不过是为了争夺英雄令,因此,萧家的行为并不具备正义性。在黑吃黑、狗咬狗的对决中,自然没有人愿意轻易站队、下场助战。
更加重要的是,江湖各大门派的不作为,是权衡利弊得失的不得已。
在萧家被围、唐柔遇害之后,萧秋水的好兄弟邓玉函也赶回了家中,向父亲海凛剑派家主邓清风发出求援。
对于儿子的求助,邓清风一口给予了回绝。他是这样说的,“你还知道权力帮穷凶极恶呀?那你还拉着我们全家和我们全族去和他们作对。”
对于各大门派的掌门人来说,他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只是自己,还有整个门派。帮忙也好、侠义也罢,一旦选择为萧家站台,就等于将门派所有人的身家性命全部押在了这一战。
萧秋水与邓玉函太过年轻,心思单纯的他们,并不能理解掌门人的责任和成年人的无奈。年轻的神州结义,自然是光脚的,但邓清风们已经穿上了鞋。
只是,萧秋水虽然年轻气盛,但却对江湖武林有着清醒的认识。正如他对丁家人说的那样,今日萧家所受,来日未必不是丁家之祸。
唇亡齿寒,权力帮不除,江湖无宁日。
来源:烟花五月下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