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上线的新剧《灼灼韶华》,原本被寄予厚望,剧名诗意盎然,宣传时更是打出“女性励志成长”的旗号,似乎要在古偶剧扎堆的市场里,闯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然而,剧情才刚播出没几天,就被网友们齐刷刷地吐槽——李勤勤的表演用力过猛,热依扎“扮嫩”违和感严重,热搜上的评价几
近期上线的新剧《灼灼韶华》,原本被寄予厚望,剧名诗意盎然,宣传时更是打出“女性励志成长”的旗号,似乎要在古偶剧扎堆的市场里,闯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然而,剧情才刚播出没几天,就被网友们齐刷刷地吐槽——李勤勤的表演用力过猛,热依扎“扮嫩”违和感严重,热搜上的评价几乎是“翻车”现场。
作为老戏骨,李勤勤在观众心里本来有着“专业户”的口碑,她出演过无数个性格鲜明的婆婆、母亲角色,常常用接地气的演技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但在《灼灼韶华》中,她饰演的婆婆却被指“过火”。
网友们的评价几乎一边倒:皱眉瞪眼、抬手跺脚,甚至连台词也透着刻意,一举一动都像是把“婆婆的刁钻”用荧光笔划出来,生怕观众看不懂。这样的夸张演绎,不仅没有让角色更立体,反而显得“脸谱化”,像极了二十年前的家庭伦理剧。
一句话总结就是——戏太满了。观众不是看不懂她要表达的情绪,而是看得太明白,反而失去了代入感。这种“过火”的表演方式,在当下更追求真实感的观剧环境里,自然容易被批评。
如果说李勤勤的问题还停留在演法上,那么热依扎在刚出场时的“少女人设”,则直接触及了观众的接受度。
热依扎今年39岁了,颜值和气质本来没有问题,但演18岁的韶华,多少还是有些违和。毕竟,少女的稚嫩感并不是化妆和滤镜可以轻易营造的。
在剧刚开始,热依扎穿着粉嫩的衣服,却总给人一种“违和”的感觉。其实,演技和年龄并不一定是矛盾体,很多演员在“逆龄”角色里依然能让观众信服。但这往往需要两点:一是演员自身的状态,二是角色设定要合理。
热依扎的“扮嫩”问题也引发了一个老话题:市场上真的没有合适的年轻演员了吗?
国内娱乐圈年轻演员数量庞大,但能撑起作品的新人却寥寥无几。许多导演为了保险起见,还是会选择有知名度、有演技积累的演员,即便她们的年龄与角色有落差,也希望能靠演技弥补。然而,这样的选择一旦失衡,就会陷入尴尬境地:演员再努力,观众也难以入戏。
《灼灼韶华》的故事框架其实并不差:女性成长、家族矛盾、情感纠葛,这些元素都有潜力打动观众。其实这部剧讲的一个女孩的成长史,少女时期的韶华剧集也没多少,热依扎饰演十几岁的韶华而不是前期用年轻演员代替也可能是剧组为了整体观感角度考虑的。
李勤勤的夸张表演,让剧中的婆媳关系显得生硬;热依扎的“强行少女”,又让观众一出场就跳戏。两大主要角色一旦出问题,整部剧的观感自然大打折扣。
当然,网友的吐槽虽然犀利,但也不代表《灼灼韶华》彻底没救。毕竟,电视剧的篇幅很长,角色可能在后续会有成长与转变。如果剧情足够精彩,观众的注意力或许会慢慢被故事本身吸引,而不是一直停留在“演技尴尬”的槽点上。
更何况,争议本身也意味着热度。对于一部刚开播的剧集来说,话题度未必是坏事。关键在于后续能不能靠剧情质量和角色弧光来“自救”。
来源:乐声悦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