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有意思的是,骂得再凶,成毅的戏照样拍,搭档的阵容反倒越来越豪横——靳东带着他演过《底线》,王劲松和他两度父子搭档,连很少碰电视剧的张涵予,都在他的《长安二十四计》里甘当绿叶。
成毅的新剧《赴山海》播了,骂声也来了。 导演被喷没审美,滤镜廉价像抠图,服化道粗糙得像赶工货。
成毅本人也没逃过,被说脸肿了,演技僵了,台词糊了,当年《莲花楼》里的那份灵气和侠气好像一夜之间蒸发得干干净净。
但有意思的是,骂得再凶,成毅的戏照样拍,搭档的阵容反倒越来越豪横——靳东带着他演过《底线》,王劲松和他两度父子搭档,连很少碰电视剧的张涵予,都在他的《长安二十四计》里甘当绿叶。
好多人纳闷:这长相不算顶尖、新剧口碑扑街的成毅,凭什么让这么多大咖争着给他作配?
《赴山海》开局数据挺猛,平台热度破纪录,成毅的号召力看起来依然能打。 但打开评论区,简直是大型翻车现场。
观众一点没客气:滤镜塑料感太重,武侠拍出了网游特效的味道;台词功底拖后腿,不看字幕根本听不清;打戏剪辑支离破碎,明明成毅有《莲花楼》的好底子,这次却显得手忙脚乱。
还有人直言成毅“发腮了”,脸上胶原蛋白流失后显得浮肿,浓妆盖不住疲态,侠气没看出来,倒是一股“脂粉气”。
造型也是吐槽重灾区。 花里胡哨的衣服穿在身上,不像闯荡江湖,倒像误入时装周——还是廉价场次的那种。
回想《莲花楼》时期,简单素衣、清淡妆容,反而衬出李莲花的洒脱和深沉。 这回的《赴山海》,想复制“穿书+武侠”的新鲜感,却弄巧成拙,被批“系统提示音出戏到像科幻片”,传统武侠味被稀释得所剩无几。
但你说这剧完全失败? 也不尽然。 热度是实打实的——平台预约破600万,开播一小时热度冲上26000,数据漂亮得让人没法忽视。
成毅的粉丝更是全力护航,云包场、刷话题、冲热度,一套流程下来,愣是把剧的热度撑在了高位。 这大概就是当下市场的现实:口碑可以吵,但流量不能输。
如果说《赴山海》只是成毅口碑的一次意外滑铁卢,那他背后的资源阵容可就让人看不懂了。 仔细一看,简直是“戏骨收藏家”。
《赴山海》里请动了丁勇岱和胡可,一个是《琅琊榜》里阴鸷的梁帝,一个是《如懿传》里纯熟稳重的纯妃。
《底线》里,靳东和王劲松一起给他抬轿,演师父、演师叔,戏里戏外都是带教;待播的《长安二十四计》更夸张,刘奕君、倪大红、张涵予全员到齐,清一色实力派。
张涵予的出现尤其让人意外。 电影咖、硬汉专业户、主流奖拿遍,很少下凡拍电视剧,更别说给年轻演员配戏。
但他就是来了,演成毅新剧里的重要角色。 这不是成毅个人魅力能简单解释的——背后是资本和平台的双重推力。
成毅背后有欢瑞的力捧,优酷、芒果等平台深度绑定,项目一来就是S+,投资动不动过三亿。 这样的阵容,演员本人愿意来,也是看中了制作规模和平台资源置换的可能。
更深一层看,这也是市场类型迭代的必然。 纯武侠剧越来越难爆,《莲花楼》的成功是因为它在武侠外壳里塞进了现代人能共鸣的“孤独与释然”。
而《赴山海》更进一步,直接把“系统”“KPI”“穿书”这些Z世代梗嫁接进来,试图用新脑洞救活老类型。 这种尝试需要热度支撑,而成毅,恰好是能带热话题的那个人。
成毅凭什么能撬动这么猛的资源? 答案很简单:他是真顶流。
有他在,平台基本盘就稳了,招商不愁、基础热度有保障,这是投资方最看中的。
但成毅也不是一夜爆红的。 他的路径非常清晰:从配角熬起,早年跟在陈晓后面跑龙套,镜头少得可怜;到了《琉璃》才靠“十世虐恋”加“吐血演技”冲出重围。
再到《沉香如屑》《莲花楼》,一步步把“能打戏、能虐心、能扛剧”的人设立住。
尤其《莲花楼》之后,他几乎成了“武侠复兴”的代名词,虽然新剧口碑崩了,但大众对他的期待值并没完全垮掉。
更关键的是,成毅在演技上确实有点东西。 他不是天赋型演员,但够努力,也懂“藏拙”。
《琉璃》时期还被说表演青涩,到《底线》时接靳东、王劲松的戏已经不怵;《深潜》演谍战特工,不少观众夸他“眼里有戏”,和王劲松一场父子生死离别的戏,情绪层层推进,看得人眼眶发酸。
这大概也是老戏骨愿意和他对戏的原因——虽然还不是同一量级,但至少接得住戏。
《赴山海》口碑崩成那样,成毅的资源却没受影响,反而《长安二十四计》未播先爆——银发造型火上热搜,网友P图恶搞,美妆博主争相仿妆,话题阅读量破3亿。
这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其实是当下影视圈最真实的逻辑:流量即王道,热度即正义。
资方不是做慈善的,他们敢持续押注成毅,是因为他能量稳定。 《莲花楼》之后,他已成为平台最可靠的男演员之一——能带剧、能吸粉、能扛招商。
哪怕新剧口碑有争议,但只要数据不掉,下一部戏照样有人买单。 这是一种理性的市场判断,和艺术评价无关,只和商业回报挂钩。
而成毅本人,也一直在尝试突破舒适区。 他清楚自己不能再停留在“古偶美男”阶段,所以接了《底线》转型现实题材,演《深潜》挑战谍战。
又在《长安二十四计》里尝试权谋智斗。 这些选择未必每次都成功,但至少说明他没停留在原地吃老本。
当下的成毅,很像一个在流量与口碑之间走钢丝的人。 喜欢他的人夸他“剧抛脸”,一路进步肉眼可见;讨厌他的人嘲他资源逆天、德不配位。
但没人能否认,他已然成了内地小生中一个独特的存在——能联动顶配资源,能带动类型创新,能扛住商业期待。
《赴山海》的失败,或许会让他和团队重新思考路线选择。 但毫无疑问,只要他的热度还在、粉丝还在、扛剧能力还在,就还会有下一部S+、下一位戏骨、下一次翻盘的机会。
娱乐圈从来都不是“演技好就能红”的理想国,它是流量、资本、市场偏好共谋的结果。 而成毅,恰好站在了这场游戏的中心。
来源:娱乐女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