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卫视首播!海清、张颂文,童谣领衔,35集家庭剧来了,又有好剧追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2 22:27 1

摘要:还记得第一次租房子的时候,我兴冲冲地买了墙纸、小摆件,甚至换了一套温馨的窗帘,结果一年后换工作搬家,光是打包就累到崩溃。

还记得第一次租房子的时候,我兴冲冲地买了墙纸、小摆件,甚至换了一套温馨的窗帘,结果一年后换工作搬家,光是打包就累到崩溃。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装饰过出租屋。

实习加工作的这三年,我搬了四五次家,最短的只住了三个月。

最长的一次,也因为项目结束需要外调,没能住满一年。

每次打开行李箱,我都忍不住想:要是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该多好。

但现实中,房子早已不止是一个居住的地方。

它成了结婚的标配,甚至成了感情中的隐形炸弹。

我见过一对情侣因为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而吵到分手,也听过有人笑着说“租房更幸福”,而有人则坚持“买了房才有归属感”。

最近一部热播剧《心居》,就把这种矛盾搬上了荧幕——房子到底是“家”的前提,还是“心”安定之后的自然结果?

《心居》这个剧名起得巧妙——“心居”,就是心居住的地方。

它不像“房产证”那么冷冰冰,反而带着温度,说的是归属感和安全感。

这部剧由海清、童瑶、张颂文、冯绍峰等一群实力派演员主演,讲的却是普通人最普通的那点事儿:房子、家、感情和挣扎。

海清演的冯晓琴,是一个外地嫁到上海的女人。

她和丈夫一家挤在老房子里,每天操心柴米油盐,却始终觉得自己像个外人。

她想买房,不只是为了空间,更是想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角落。

她鼓起勇气向大姑姐顾清俞借钱,却被对方一句“你们现在这样也挺好”给怼了回来。

那种被瞧不起的感觉,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没想到,命运没给她翻身的机会,反而给了她沉重一击——丈夫突然去世,她成了单亲妈妈,和大姑姐的矛盾也越来越深。

但冯晓琴没认输,她开始送外卖、办敬老院,一点一点把生活拉回正轨。

她身上有我们很多人的影子: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而童瑶演的顾清俞,看起来活成了人人羡慕的样子:上海本地人、职场女强人、不差钱也不差房。

但她心里却一直有个结——年少时喜欢的施源(冯绍峰 饰),成了她记忆里的白月光。

后来两人重逢、结婚,却因为家庭背景差距越来越大,最终走上了离婚的路。

施源自卑,顾清俞念旧,但感情光靠回忆是撑不下去的。

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就是张颂文演的展翔。

他默默喜欢顾清俞十年,陪她哭陪她笑,明明是个土豪却甘愿当备胎。

很多人说,他是整部剧里最温暖的角色。

但感情这种事,不是你付出得多,就一定能换来结局。

最后顾清俞被感动了,但还是没和他在一起。

现实往往就是这样,不够戏剧,却足够真实。

整部剧看下来,你会发现,《心居》虽然说的是房子,但真正讲的是人心。

冯晓琴和顾清俞从互相看不顺眼,到后来彼此理解甚至携手合作,是因为她们终于明白:房子只是外壳,里面的日子才是内容。

这也让我想起一组数据——据贝壳研究院统计,中国租房人数已超过2亿,其中35岁以下占比超过70%。

而另一份来自央行的报告则显示,36-40岁群体中有房率接近90%。

这说明什么?大多数人还是在年轻时租房、中年时买房。

但买房不等于幸福,租房也不等于将就。

就像冯晓琴,哪怕一开始没房,她也没放弃努力;而顾清俞虽然什么都有,却也在感情里磕磕绊绊。

说到底,房子是重要的,但它不该是定义“家”的唯一标准。

心在哪里,家才能在哪里。

如果你心里是飘着的,哪怕住再大的房子,也依然会觉得不安稳。

《心居》这部剧之所以打动那么多人,就是因为它没刻意煽情,也没强行圆满。

它只是把生活里的那点纠结、无奈和希望摊开来给你看。

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心居”——也许是一间房,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段能让自己踏实下来的关系。

目前这部剧已经收官,但关于“房子与家”的讨论却远远没有结束。

如果你也在租房和买房之间犹豫过,如果你也曾觉得“缺个房子就像缺个家”,那么不妨去看看这部剧。

它不会给你答案,但会让你觉得: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这样想。

最后想说的是,不管你现在是住在出租屋还是自己的房子,都别忘了:家是靠人撑起来的,不是靠墙。

心定下来了,生活自然也就有了归属。

来源:天天开心追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