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归队》大结局,老排长鲁长山牺牲在了抗战胜利的前夕,田小贵受尽酷刑被注射药物后仍凭借坚强的意志重新归队,最后自我牺牲配合队友完成了任务,加上之前已经在江口突围战中牺牲的花儿,原先六名抗联老战士只有二班长汤德远、战士高云虎和万福庆三人迎来了抗战的胜利。
《归队》大结局,老排长鲁长山牺牲在了抗战胜利的前夕,田小贵受尽酷刑被注射药物后仍凭借坚强的意志重新归队,最后自我牺牲配合队友完成了任务,加上之前已经在江口突围战中牺牲的花儿,原先六名抗联老战士只有二班长汤德远、战士高云虎和万福庆三人迎来了抗战的胜利。
抗战胜利后在苏联成立的抗联教导旅扩建为东北人民自卫军,部队发展到四万多人,随后和挺进东北的八路军以及新四军部队统一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改为东北民主联军,1947年11月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1949年3月改称第四野战军。
1942年抗联教导旅成立的时候总兵力约700人(后期扩展到1000余人),下辖四个4个步兵营及直属连队,那时候鲁长山是中尉排长,高云虎和万福庆也是少尉军衔,汤德远虽然那时没归队,但他之前是抗联第二路军的班长,如果他也在教导旅至少也是少尉军衔。
教导旅扩建为东北人民自卫军后兵力达到4万多人,兵力比之前扩充了四五十倍,像汤德远、高云虎和万福庆这样久经沙场的抗联老战士肯定会得到重用,那么他们三人谁的发展会更好呢?
鲁长山对万福庆的评价是心善人缘也好,是个好孩子,就是有时候爱犯楞,福庆听完后自嘲说你不如直接说我缺心眼!
福庆打仗冲锋在前是把好手,为人也很仗义,比如他一次次要求让田小贵归队,而且他还重感情,鲁长山牺牲后最难过的也是他。
但福庆咋咋呼呼的确实是缺心眼,比如鲁长山、汤德远和高云虎都看出田小贵有问题,很可能是叛变了,只有福庆还懵懵懂懂没看出来,甚至都没察觉鲁长山和高云虎对田小贵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又比如鲁长山第一次约汤德远见面后,因为汤德远态度不明确福庆主动说自己再去问一次,结果福庆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冲进酒楼把汤德远堵在了厨房,也不管旁边那么多人就直接质问,一点眼力见都没有。
后面鲁长山和柳板胡在茶馆接头,福庆负责在外面望风,他也缺乏警惕性,直到森田带人包围了茶馆他才发现。
福庆不适合当军事主官带兵打仗,但可以负责政治思想工作,他在抗联教导旅是少尉军衔,后面能当个连指导员就不错了。
鲁长山对高云虎的评价显然比万福庆高,他说高云虎遇到事情能自个拿主意,但有时候一根筋会犯糊涂。
高云虎性格内敛,做事情沉着冷静,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比如他用听曲辨声的方式找到了隐藏很深的游世龙,从游世龙放筷子的习惯和哼日本曲等细节就断定他是日本特务,又比如田小贵突然出现的异常就引起了他的怀疑。
高云虎有主见也有大局观,有打兵打仗当军事主官的潜质,他将来的成就肯定比福庆高,经过解放战争的洗礼估计当个营长不成问题。
鲁长山是排长,汤德远是二班长,能力确实很强,鲁长山牺牲后他接过了指挥权,云虎和福庆也听从他的命令,但他未来很有可能屈居于高云虎之下,因为他脱离过队伍好几年,这可能会成为他进步的阻力。
有个细节值得留意,汤德远重新归队后的军衔不是尉官的军衔,只是普通士兵的军衔,似乎还不如小驴子,因为小驴子的肩章是三杠,汤德远只是两杠,说明组织上对他脱离队伍这几年的经历保留了意见,要不然他归队后的军衔至少也是少尉甚至是中尉了。如果说高云虎能当营长,汤德远就只能当个连长,除非他在战场上立下大功,否则短期内应该会落后于高云虎。
来源:百丈之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