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还没到年底呢,这国产剧圈已经整得比股票市场还波动。我就问一句这排播表一出来,啥剧都挂个“定档”、“待定”、“延播”,你是怕观众心脏不够强?今年四季度,腾讯、优酷、爱奇艺、芒果、央视这几个平台,剧集表一摊开,明星扎堆、IP成群,仿佛谁能抢先定个档,就能引领下一季
还没到年底呢,这国产剧圈已经整得比股票市场还波动。我就问一句这排播表一出来,啥剧都挂个“定档”、“待定”、“延播”,你是怕观众心脏不够强?今年四季度,腾讯、优酷、爱奇艺、芒果、央视这几个平台,剧集表一摊开,明星扎堆、IP成群,仿佛谁能抢先定个档,就能引领下一季水花。有人说,这是“内容为王”的时代,我看更像“心跳为王”,你永远不知道,今晚追的剧会不会明天被技术换脸、主演负面新闻,或者平台又来个“鸽”操作。排排坐,等官宣,这年头剧迷得练出超强耐心。那咱们就拎着这九月到十二月的电视剧大名单,扒一扒这国产剧市场到底是飙戏还是飙悬念。
今年剧圈的火药味还挺浓——光是定档和延播这些操作,追个剧都得像翻彩票。早前腾讯靠《繁花》、《大奉打更人》一年收割热度,优酷、爱奇艺各领风骚,可到了今年暑期,一水热门IP剧,什么《长安的荔枝》《扫毒风暴》《锦月如歌》上线即被网友吐槽“没劲”,比买到没糖的棒棒糖还让人失落。唯有黑马《雁回时》和突击空降的《折腰》,硬核打了场漂亮翻身仗,热度飙到三万+,让平台策划直接乐开了花。其他剧呢?像游泳池边的鸭子,吵吵嚷嚷,真正游上岸的也就那么几只。究竟是剧本太水,还是观众胃口太刁?今年剩下这四个月,成毅、唐嫣、热巴、张若昀等顶流要“接力跑”,人人喊着要扭转颓势,说到热闹,简直像是给国产电视剧来一场十项全能大比拼。
别看平台喊声震天,其实观众才是真正的裁判。每次新剧定档,网友们像逢年过节抢春晚门票似的,你来我往地把评论区炸成锅。说到九月,《赴山海》成毅、古力娜扎领衔,预约人数直接飙到1200万,简直不比抢茅台容易多少。改编自温瑞安小说,穿书+古装武侠,看着挺新鲜,说不定能给咱打工人的世界来点意思。《重影》冯小刚监制,擅长拍人性黑暗面,但自带“悬疑气场”,让无数剧情党坐等反转。《芬芳喜事》《宴遇永安》主打轻喜剧配上穿越,一副要把古装市场“翻旧账”的架势。十月的《山河枕》删掉重生设定后,古装权谋加爱情,宋茜、丁禹兮,一边玩转权谋,一边搞甜宠,套路却未必能跳出老瓶装新酒的轮回。《独身女人》走亦舒式都市情感,唐嫣、赵又廷,有闺蜜有事业,想挑战成熟女性观众。十一月还有热巴带队《枭起青壤》,奇幻冒险题材,张若昀再度“人之初”探索人性。十二月赵丽颖制片的《造城者》,主打“农民盖城”,为国产剧注下点乡土气、泥土味儿。
这年头剧集扎堆,各路题材都想要大小通吃。但就如东北大姨进超市,咋一看啥都有、捏一把发现不少脱销。粉丝盼的是质量,平台抢的是时间。技术换脸、公司纠纷、主演负面新闻,剧没播就先上热搜,咱是追剧还是追八卦,真不知该乐还是该愁。就连《爱情有烟火》、《许我耀眼》这些题材对路的都市情感剧,也能因为“技术换脸”或主演“公司纠纷”延播,这剧情都快赶上剧里那些狗血桥段了。
表面剧场风平浪静,一排定档表格摆在眼前,粉丝们都欢天喜地,心想着自家爱豆马上上线,能在微博打卡炫一波。但看看细节吧,这其中暗流涌动,不输一台大型宫斗。首先是联播剧的“调档协商”,优酷、爱奇艺、腾讯三方你侬我侬,好听是资源整合,说白了也是平台厮杀,看谁能抢个好档期。剧集制作周期眼看要赶超“生娃”,刚定档就有主演或“技术换脸”等尴尬剧情,拿《爱情有烟火》举例,男二负面事件一出,直接让剧组“技术换脸”,这种活儿要是让东北小哥看了,准得点评一句“真是扎心了老铁”。《许我耀眼》因主演赵露思与公司纠纷延播,一出八卦当头,剧情还没走完,剧圈已经演了三集“商战”。
观众就像被拉进了大型选秀,各剧组轮番秀操作但谁也不敢承诺准时上线。这种“假性平静”,让不少粉丝操碎了心。正常追剧就像盯着窗口等快递,干等着不见人影,只好转头听平台宣传员“彩虹屁”喊着大剧即将来袭。反方阵营更有话说——你们剧组不是说用心拍好剧么,咋一个个都踩在热搜上出事?不是技术换脸就是主演官司,妄图用外部噱头转移质量焦点?甚至有网友直言,国产剧的“排播表”就是个“玄学表”,能否上线还要看谁踩了哪个雷。要是实在不行,咱就去翻翻老剧,经典还是得靠回锅。
但故事哪有就此打住的?国产剧圈从来不缺反转。每逢有剧被技术换脸或者延播,网友热情却能瞬间爆表,“扒皮小分队”狂搜内幕,啥负面新闻都能秒变营销梗,剧集没播,热度反倒靠八卦撑起来。这也催生了一种新现象——“剧未播,梗先红”。好几档待定剧,因主演出事、纠纷压档,就像花盆里藏了地雷,平台只能边走边风轻云淡的表面下,实际是人心惶惶。
而平台也嗅到风向的变化。过去是IP和明星主导,如今“内容为王”被唱了太多年,观众却更加挑剔。你故事不扎实,哪怕顶流主演都扛不住口碑崩盘。正如《大奉打更人》凭硬核剧情杀出重围,《雁回时》、《折腰》爆红也靠故事精彩而不是明星拼盘。再说下半年一众剧集,《造城者》主打改革开放、农民建城,试图给都市剧注入新的社会意义;《赴山海》瞄准古装武侠和新鲜IP,试图细分市场;《重影》《人之初》搞双时空、悬疑,剧组在创新上使劲儿折腾,生怕被观众骂“炒冷饭”。
此刻各方矛盾激化到顶点——平台和观众斗智斗勇,剧组和主演“八卦双杀”。各方均用绝活想砸出“年度爆款”,然而观众一边盼着优质剧集上线,不忘一边嘲讽“还是官宣靠谱,排播表就像鞋垫,随时能垫高但不耐磨。”
可高潮过后,新的麻烦才刚刚开始。剧组和平台为了拼排播,表面合作,实际背地里每一步都像下棋,谁都怕踩到合同、档期、流量的地雷。这些隐秘危机早已成了国产影视行业的常态。技术换脸不是新鲜事,主演负面新闻也屡见不鲜——有时剧集都拍完了,上不上成了“玄学”;观众操碎了心,平台只能玩支线任务,时不时甩两条“预告”,搅得剧迷云里雾里。
而且各大剧组、平台的分歧越来越深,档期谁先谁后,流量怎么分,明星待遇怎么摆,连主角粉丝互掐都被看成“常规赛”。这年头剧集上线,仿佛中彩票,要么安排档期鸽你半年,要么上线后被负面新闻轰下播放榜。剧迷们成了“排播表资深解读员”,一边研究成毅、热巴什么时候上线,一边吐槽怎么今年又是“几部待定、几部延播、几部说不定”。就连“公司纠纷影响档期”、“主演负面新闻技术换脸”、“平台联播、多方协商”这些现象,都让观众见怪不怪,每次追新剧都带点“闯关”性质。
说来说去,剧圈的水早已不是一碗清汤,夹杂着商业利益、舆论漩涡、技术危机和粉丝撕逼,这比啥剧情都精彩。观众追求真正有质量、有生活温度的故事,但剧集背后那些没完没了的障碍,让梦想变成了调侃“不是我不追剧,是剧组自己鸽了。”
你要说国产剧这两年进步吧,的确也有几部硬核爆款,但这“排播表+八卦雷”的组合技,我说真的也服气。剧组们不是拼剧情,就是拼忍耐力,连技术炸雷、明星出事都能上头条,也难怪观众经常叹气期待十个月,播两天,剧情刚看到精彩,突然鸭梨上头。平台一个比一个能演,官宣像护身符一样,观众心跳得跟过年买彩票一致,啥剧能播、啥剧延播、啥剧技术换脸,真的不是我吐槽,这国产剧频道都快成悬疑频道了。
还是那句话,别光盯着大明星、IP热度,看最后有没有真东西。玩套路可以,但千万别把观众当傻子,剧情、角色、演技没两把刷子,排播表再漂亮也白搭。给国产剧一点时间,也给观众一句实话。咱追的不止是剧,更是个靠谱的承诺。
都说今年剧圈“排播表治百病”,但你觉得这波“定档、延播、技术换脸”玩的是创意,还是在考验观众耐心?咱是喜欢看剧,还是喜欢看八卦?你更看重角色和剧情,还是被档期折磨得佛系了?国产剧圈的阴晴不定,到底是平台自信,还是给粉丝画的大饼?评论区等你来踢馆,谁能说出点新意思,今儿咱就让你“定档”成为头号读者!
来源:乍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