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讲述由李幼斌、何政军、张光北等演员主演的经典电视剧《亮剑》第六回时,我们关注的不只是剧情跌宕,更在于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与精神传承。深入研读后发现,理解李云龙的人固然不少,然而能与其心灵真正产生共鸣的未必是战友或亲人。
在讲述由李幼斌、何政军、张光北等演员主演的经典电视剧《亮剑》第六回时,我们关注的不只是剧情跌宕,更在于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与精神传承。深入研读后发现,理解李云龙的人固然不少,然而能与其心灵真正产生共鸣的未必是战友或亲人。
于剧中,李云龙身边有长年搭档的政委赵刚,也有从生死边缘一路携手的妻子田雨,更有合作无间的孔捷、丁伟,以及忠诚的警卫员魏大勇。但令人意外的是,最了解李云龙的,却并非这些亲近的人,而是他的对手楚云飞。
正如古龙在《七种武器》中所言,“了解你的人,往往不是朋友,而是敌人”。将这句话置于李云龙与楚云飞之间,便深有意味。楚云飞,黄埔五期毕业,晋绥军358团的上校团长。民间将他与李云龙都视作传奇人物,甚至日军为他们的首级各悬赏五万大洋,可见影响深远。下面便依据原著细细梳理两人之间的故事,或许能带来不一样的思考。
李云龙以胆大著称,敢于以身试险;而楚云飞标新立异,竟邀请李云龙赴河源县城赴宴,那是一处日军重兵把守之地,离大同不远。两人都明知凶险,却如约而至。宴席上,双方各携一人,见证了他们在敌后展开的惊心动魄的合作。实际上,这场合谋以枪战收尾,除了他们四人,县城的日伪军官无一幸免,二人最后一起顺利离开。
临别时,楚云飞将自己心爱的勃朗宁手枪赠予李云龙,两人惜英雄重英雄,惺惺相惜。李云龙希望彼此以后不必再战场相逢,而楚云飞则坦言:“各为其主”,情谊归情谊,职责在身。此役很快在各自阵营引起轰动两人的悬赏令被提升到十万大洋。赵刚得知李云龙的惊人行动时更是目瞪口呆。假如早些知晓,定会百般阻拦,然而正因如此,才成就了这段佳话。
之后,李云龙率独立团与日军展开惨烈白刃战,将“亮剑”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彼时独立团战力本就远逊日军,单兵作战能力比甚至10:1,火力上的差距更大,甚至可达20:1。但在实际交锋中,面对关东军,双方兵力竟然相当。纸面上,这是一场必败之战。赵刚倾向撤退,然而李云龙坚持硬拼。“勇者胜”的信念让独立团虽死伤惨重,却摧毁了日军两个中队。
作为回赠,李云龙送楚云飞一把指挥刀和军用望远镜,信中带点调侃。楚云飞也不吝回馈,送来五万发子弹,并夸赞李云龙为“当世荆轲”,言辞间尊敬溢于言表。
李云龙的果敢令日军震惊,特工队山本一木大佐亲自点名要对付李云龙。楚云飞得知后,希望能提醒对方,却因联络不便作罢。不过他暗中派迫击炮连炸毁山本的交通工具,还部署部队伏击余敌,打乱了日军计划。可意外的是,李云龙的团部仍遭到重创,险些丧命。对楚云飞而言,这种特种部队战术也是第一次遇到,尚无防备。楚云飞的应对为李云龙后来平安县城战役提供了宝贵契机,倘若没有楚云飞及时阻击,山本也不会被逼入平安县城,造成关东军损失惨重。
那场攻城战最终让楚云飞与李云龙再次携手,前者负责阻击援兵,后者正面强攻。殊不知对面的联队实力与358团相当,普通军官早已退却,楚云飞却敢硬拼。幸好,他的任务只是拖住敌人,并未要求全歼。事后李云龙功过抵消,楚云飞成了“无名英雄”。
黑云寨事件后,李云龙被降职营长。楚云飞特地请李云龙会面,清楚对方虚荣心重,必定赴约。两人交谈时,楚云飞直言不讳:一是劝李云龙投奔自己,有副师长可做;二是若不从,将难逃一劫。楚云飞深知两军之间迟早会冲突,李云龙若做不成朋友,但也不能留作威胁。杀手早已备下,未料李云龙以炸药自保,不得不亲送对方离开。
抗战结束,楚云飞前往南京深造,后调任美械装备的89师少将师长。而后在徐州赵庄,89师与李云龙的2师狭路相逢。楚云飞欲夺赵庄救援碾庄,李云龙的任务则是固守阵地。楚云飞在记者采访中展现出众魅力,那一战双方伤亡极为惨重,李云龙的老部下大多战死,但任务顺利完成。碾庄再遇,两人毫不手软,炮火对轰,一同昏迷险死。
楚云飞苏醒后谈及李云龙,满是敬佩与怀念,称其为好友,仿佛忘却枪火相向。属下疑惑,为何朋友之间要置对方于死地?楚云飞与李云龙的回答完全一致军人有职责,个人交情不能影响立场。战场上不能手软,否则便失去作为军人的信念。
电视剧里还补充了楚云飞离大陆赴岛之前的情节。作为观众,看到楚云飞带着白手套拾起泥土的画面,不禁感受到他对故土的不舍与悲哀。他虽无意离开,却终究身不由己。抗战时,他与李云龙并肩作战,是无愧的英雄。以后再次兵戎相见,也始终保持职业底线。
至于楚云飞与李云龙的后续故事,电视剧未作详述。后来,李云龙费尽心血,组建起“梁山分队”,为中国军队第一支特战分队。段鹏任队长,林汉为政委。梁山分队的首次作战大获全胜,打乱了敌方布署。但随着战斗深入,楚云飞发现梁山分队的真实身份,采用“请君入瓮”计策。由于经验不足和指挥失误,梁山分队只得撤离,阵亡十五人。李云龙痛失战友,心焦如焚,对楚云飞的背后布局深感震怒。
英雄如浪花,跌宕起伏。李云龙去世的消息传至对岸,全体将士为他致以哀悼。李云龙的作战,无不彰显“勇者胜”,日军对他畏而远之。楚云飞把李云龙视为知己,专门撰文悼念,其情真意切,令人动容。小说,李云龙居住过的海边别墅由一名对岸退伍军人购得,许多读者联想到可能是楚云飞的子孙,虽并无实际关联,却足见人们对这段情谊的美好期待。
谁能与李云龙真正心意相通?或许正是那个曾经对他刀枪相向、视其为最大对手的人。英雄之间的惜英雄,成为这一系列故事中最动人心魄的部分。
来源:游客217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