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来这都活不到第三集…看完上海静安女的狠劲,我服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2 12:38 3

摘要:现在她32岁,家里每年给她50万零花钱,而她自己年薪有200多万。

原创我是王耳朵王耳朵先生

王耳朵先生

我是王耳朵,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

公众号

01

在互联网,每时每刻都能被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刷新眼界。

之前耳朵写过“江浙沪独生女”,一个90后的上海姑娘分享自己的“顶配人生”:

一年级读的是一年学费3万的私立学校。

爸爸给她买了20万一平的新三房,供她出国读书,还是QS前五。

公司股权分了她50%,每年收益千万起。

现在她32岁,家里每年给她50万零花钱,而她自己年薪有200多万。

几句话构建了一个“投胎天花板”,晒包晒车都不稀奇了,真正的千金,晒的是“命”。

当然也是因为这是“命”,有些人生来没有,那一辈子都不会有了。

所以羡慕归羡慕,回过神来还是过好自己的日子。

然而最近,又一新势力群体的崛起,让大家看到,原来不靠投胎也能活成大女主模样,这群姐,叫「上海静安女」。

众所周知,静安是上海的富人区之一。

我对静安寺商圈最深刻的印象,是郭敬明在《小时代1》里的描述:

“我走出黑暗的展厅,窗外是南京西路逼人的奢华气息,无数高级轿车从面前开过去。

那些从橱窗里发射出来的物质光芒,几乎要刺瞎人的眼睛。

这是上海最顶级的地段,也是上海最冷漠的区域。”

现实中,没有小说里的破碎感文学,但绝对是巅峰级的奢靡。

毕竟它位于上海市中心,全球数一数二的奢侈品门店在南京西路的恒隆广场和嘉里中心扎堆开店,均价动辄20万上下的豪宅和老洋房更是低调的富豪区。

Tittle如此闪耀,没有人不会心动。

正因如此,静安写字楼成了无数普通家世出身的文科女所向往的谋生终点站。

而所谓“静安女”,指的便是在这顶级地段上班的顶级都市白领。

她们大多从事快消、金融和时尚行业。

衣着光鲜,妆发靓丽,把高跟鞋踩成战靴,甩着一口流利英文的同时还能文能武,在职场厮杀出一条金灿灿的花路。

@ELLE ME睿士 杂志直言:“全上海最狠的女人,都在静安寺的写字楼里。”

至于有多狠,且往下看。

在静安LVMH实习的精致打工人

02

网友@天才女友GC 的前公司,坐落在知名的“静安女子监狱”——

一个即使过了凌晨十二点也常常灯火通明、里面的精英女性们仍以惊人的战斗力加班工作的全球美妆领导者中国区总部。

想进去,非常不容易。

校招录取率只有5%,海外更是低至2%,几乎人人都是985、211或是海外名校背景,简历滴水不漏八面玲珑,是真正的精英群体。

GC时常感慨,这栋大楼里的各个女人,都身手不凡。

刚入职时,她就被一股狠劲震撼。

那会要做一个新年发布会,她们组负责搞定电商直播。

整个活动非常隆重,当天还请了超级大咖的明星艺人。

不幸的是,她刚下飞机就收到噩耗,举办活动的海滨城市面临近年来最大暴雨。

她的女老板二话不说飞过去找她,在泥泞不堪的沙滩边绕着礼台一遍遍过动线、彩排走位,研究镜头取景,顺主持词……

把所有能想到的问题都解决后,还提出了AB备案。

等GC睡下后,已经是夜里两点,她早上六点去跟现场,提心吊胆直到看到女明星坐进借来的玻璃屋后,才稍稍喘口气。

而女老板已经开始着手二次宣发,研究哪句话能成为金句爆点,以及跟进后续的广告联动……

你一踏进静安寺外企区,便会被静安女身上那股平静的狠劲儿所撂倒——

白衬衫牛仔裤偶然精致洋装,女人们顶着前晚两点睡、六点起却依然发光的妆容,在高级大理石地面旋出漂亮又果敢的弧度。

同时自动切换语言模式:

“Cathy、Kat,等下来会议室concall看几个pitch,你们的项目各自budget buffer,顺便一起过掉。”

说完喝口纯美式,苦?苦就对了,一大早来提振精神比什么都重要。

拼起命来工作的静安女更狠。

做campaign就是要做到最好,要曝光,要A1流转到A3A4的人群,要转化,要漂亮的故事为品牌增彩。

产品经理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除pm外她还是好销售,好编剧,好导演。

好到GC听到某女明星在参与年末品牌活动后,亲自对mkt负责人讲:

“未来我要是办婚礼,希望请你帮忙策划。”

这种高阶夸赞,就是对静安女的顶级认可。

03

静安女不仅是全上海最狠的,也是最能卷的,网友调侃,甄嬛来了恐怕都熬不过第三集。

网友@Vero 自述PM(产品经理)工作经历。

PM需要负责一切跟品牌旗下产品相关的业务,每款产品,从调研设计策划,到竞品分析定位定价,订货预算,渠道销售和培训,产品面世预热,广告宣发销售等所有环节,都得负责。

每个PM需要负责的产品数量从200个到800个不等,比方说一款口红系列,推出了8个颜色,就等于是8款产品,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生产流程、产品编号、销售预算、库存管理等等等。

光是理解这两行字都费劲,可以想象得出PM的管理范围有多广,有多烧脑。

而且这职位,人际关系也复杂得很。

每天可以同时有10个职能部门围着你转,还不包括对外合作的广告公司,千手观音般多任务同时处理是常态。

同一时间,你可能得筹备5个新店开张,10个新上市产品的计划,策划对接5个活动的细节、礼品定制……

而和你对接的同事,可能还有外国人——法国、韩国、新加坡、澳洲等等,还得花心思在如何跟不同工作文化背景的同事高效共事的方式。

当然,衍生出来的还有无法想象的办公室政治,那是另一个修罗场。

即便是这样,静安也是不少女性向往的“打工圣地”。

有个姑娘工作受挫,发了个状态说“静安嘉里中心又多了一个伤心人”。

吐槽自己快三十了,还坐在马路牙子上哭。

网友立刻就来了:

“姐妹,至少你是坐在静安哭,不是抱着孩子在一个不怎么样的路边哭。”

“你还在静安哭,我只能在浦东新区哭。”

“你们这地方真好,我想去你说的地方哭还得坐20分钟公交车和一个半小时地铁。”

“可以了,我们老秦只能坐在护城河边哭,听起来像要跳河了。”

作为最浮华的商业地标之一,这就是静安的魔力,让人做梦都想进。

能在这条道上杀出一条血路的,不是女强人中的强人,就是精英里的精英。

04

网友们的羡慕,更是对“静安女”实力的顶级膜拜。

她们长得漂亮,干得漂亮,活得漂亮。

文能陪老板去看奢侈品的展,头脑里装着中外艺术编年史;

武能和老板一起打网球,不间断不刻意地喂球,助老板成为郑钦文。

图源@沪上女工

好比《律政俏佳人》里的瑞茜·威瑟斯彭,亦如《穿Prada的女魔头》里的安妮·海瑟薇。

她们比大多数人优秀,还比大多数人努力,强大到身上好像有着与生俱来的“我能摆平一切”的自如感。

最重要的是,她们身上的“狠”。

这种狠,是足够自律。

人与人之间拉开差距,不过是有人选择孤独地坚持,有人半路就选择了放弃。

这种狠,是足够自立。

相信自己的选择和能力,而不是想要去靠别人,是“我想做树,而不愿做藤”。

这种狠,是内核足够稳,足够硬。

不缩头,不叹气,不算计,不去无畏的伤春悲秋,而是牢牢握住那颗自我成就之心。

她们知道自己要什么,在“要”的地方,狠下心来下功夫。

即使其中一些的她们人前精致到像杂志的超模肯豆,深夜回到一室户出租屋里还要粘老鼠。

即使一面是静安区的纸醉金迷,一面是老破小的灰头土脸。

她们仍然可以保持专业,摩拳擦掌随时准备好了对生活和工作提枪而上。

用福楼拜的话说:

“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的那天,而是从悲叹和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气迈向意志的那天。”

这样的人,不论在哪,不论做什么,成功是早晚的。

与你共勉。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