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浮夸,《我是刑警》用实力诠释刑侦精神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4-11-29 20:02 5

摘要:即便是刑侦剧,有时候为了突显主角光环,主人公往往会被编剧塑造成与众不同的“天才”。

即便是刑侦剧,有时候为了突显主角光环,主人公往往会被编剧塑造成与众不同的“天才”。

不是天才法医,就是天才警察,再围绕这个角色缝合各种社会热点。

这种固定套路虽然戏剧性很强,但很难与现实生活关联。

说白了,太假。

如果你想看点正儿八经写实风格的刑侦剧,除了重刷30多年前拍的那些老剧之外,眼下也有一部值得推荐——

《我是刑警》

这几年内地刑侦剧市场大有复苏的迹象,尤其以90年代00年初为背景的刑侦剧最多。

在那个技术落后,监控不够普及,甚至连通讯都很困难的年代,一旦发生恶性犯罪案件,侦破工作就很容易陷入僵局。

但刑侦警察们会靠着他们敏锐的直觉,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寻找蛛丝马迹从而找到案件的突破口。

于和伟扮演的秦川,是个刑侦警察。

从小在东北长大,在派出所干过基层,后来考上大学进修法律刑侦,如今学成归来,在老家的公安局里空降当副局。

东北的冬天是天寒地冻的,暴雪肆虐下,温度都在零下二三十度,但这里的早市却热闹非凡。

毕竟快过年了。

然而就在大家都在张罗年货时,枪声响起,4个歹徒带着枪闯入煤矿,意图抢走即将发给工人的巨额工资款。

这帮歹徒穷凶极恶,他们知道保卫科也都有配枪,因此在溜进厂里后,直奔保卫科。

夜里,正是人松懈的时候,厂里的值班人员有的在睡觉,有的在聊天,很多人是在没有防备的情况被直接打死。

枪声惊动了其他科室,随即双方发生了枪战。

案件发生后,秦川作为最早接到报警的警员,带着枪和同事们去现场查看情况。

只见满地的尸体,所有人都被补了枪。

但不幸中的万幸,在保卫科的反击下,歹徒并没有将钱抢走。

经过一个晚上的初步调查,这起持枪抢劫案一共造成了11个人死亡,其中还有一个十多岁的孩子。

于是围绕着这起震惊全省的大案,市局下了命令,务必要在短时间里破案。

但如何破案?

放到现在,肯定先查监控,查指纹。

但那个时候没有这些东西,这群歹徒是怎么来的,不知道,怎么逃走的,不清楚,甚至连他们到底几个人,都很难确定。

这样的高能开局,让观众都期待男主秦川能发挥他的主角光环,带着全局抓到歹徒。

结果这剧直调车头,打了急转弯,秦川根本就没有话语权。

作为少有的纪实风格刑侦剧,这开头不玩插叙,也没有倒叙,所有的发展和推进,全部以时间线从前到后,一步一步,一板一眼。

具体到警察到底是怎么走访的,怎么勘察现场的,怎么逻辑推理的,怎么筛查嫌犯的,怎么审犯人的,等等等等这剧全给你拍出来了。

秦川只是一个新入职的,他人微言轻,这样的大案势必要有市里的领导牵头,保不齐省里都要来人。

所以案子发生之后,没人喊他,他连参加开会的资格都没有。

好说歹说给进屋听领导们开会,还被再三叮嘱不许发言。

但也就是这场会议上,秦川听到了一个关键点。

现场有11具尸体,其中10具都确认好了身份,唯独那11号查不到身份。

而且尸体的脸部被大火烧焦了,面部特征可以说是没有。

这条报告被一带而过,众人的焦点都在凶手可能是全国流窜作案,而秦川却大胆推断,这个11号尸体应该是个突破口。

因为他去现场看过,这个11号尸体倒地的位置并不靠近火源,然而整个屋子就他被烧得最严重。

秦川不禁猜想,这个11号尸体会不会是歹徒呢?

当然,这只是猜想。

且秦川的说法与调查的主题离得太远,大家只是一听,都没有放在心上。

还好这个时候省里的痕迹学专家来了,并在现场通过弹孔的分析,配合法医的解剖,最终确认了秦川的猜想。

11号尸体,真是歹徒。

他在保卫科的反击中中弹身亡,其他歹徒见无法将尸体带走,只好通过补枪将他的面容特征毁坏,甚至还放火,试图毁尸灭迹。

但这些心思都逃不过法医的眼睛,尸体上的弹孔分析,让一切真相大白。

而单一视角的推进,最大程度保证了案子的悬疑感。

就这个案子来说,警察查到了什么,观众就知道什么,没有上帝视角,甚至连歹徒长啥样,都是警察抓到人之后,才给正面镜头的。

很多剧为了反思拔高,总是拍凶手的心理、他们的遭遇、困境等等,试图去制造一个多层次的人物,好像他们作恶都是社会的责任。

这个案子则没有用一丝一毫的情节,给这些歹徒进行任何的“洗白”或者“深挖”。

歹徒的动机就是为了钱,且他们根本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他们恶贯满盈,为了抢劫谋划了小半年。

其中带头的那个人,说生活太苦,所以为了来钱快,才去抢劫。

警察怒怼,比你苦的人多了,他们都抢劫杀人了吗,你媳妇跟你一起过日子,她动过这个念头吗?

公平和正义虽迟但到,一场大案的背后还被连带牵扯出了几起被埋没的小案。

看了前五集,就像看了一集加长版的《今日说法》,警察抓人是表面,里子还是通过这么一起案子,为观众详细介绍了90年代刑侦破案的过程。

粗暴,直接,零炫技。

也因此,很多人大喊这剧的结构太陈旧,不好看,不精彩。

但小妹却觉得,这种“陈旧”恰恰是当下国产剧最为缺失的宝贵品质。

不知何时起,刑侦剧中“天才”角色遍地开花,仿佛破案只需灵光一闪,而普通人则黯然失色,退居幕后,成了衬托主角光辉的背景板。

可现实中,正是那些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民警们,通过无数次的走访调查,细致入微的线索搜集,才一步步揭开真相的面纱,将罪犯绳之以法。

而这部剧中,朴实无华的镜头语言,不着痕迹的精湛演技,以及那股子直击心灵的东北硬核风格。

不仅是对30年前刑侦剧老派写实感的致敬与回归,更是对当前国产剧创作方向的一种深刻反思与启示。

一部剧的魅力与深度,往往蕴藏在那些看似平凡却又充满力量的故事之中。

来源:汤圆的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