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没有胜算的争斗,一位安居府邸的闲散侯爷,谋士梅长苏仅用四个字,便唤醒了沉寂多年的风骨与赤诚。这一幕,成为《琅琊榜》开播多年后仍被观众反复回味的经典。
文/鼎客儿
一场没有胜算的争斗,一位安居府邸的闲散侯爷,谋士梅长苏仅用四个字,便唤醒了沉寂多年的风骨与赤诚。这一幕,成为《琅琊榜》开播多年后仍被观众反复回味的经典。《琅琊榜》中感人至深的场景众多,但有一个情节格外凸显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君子风骨:梅长苏邀请言侯爷相助靖王的那场对话。
这场戏没有炫酷特效,没有激烈冲突,仅凭一番简洁有力的对话,便将人性的光辉展现得淋漓尽致。
01 简短对话,蕴含深厚情谊
《琅琊榜》中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梅长苏请言侯爷相助靖王,游说时他只用了四个字:“您可愿意?”
当时靖王只是五珠亲王,不受皇帝重视,实力远不如誉王。言侯坦言:“我安居府邸,好歹算是一个富贵闲人,你却让我卷入一场没有胜券的争斗之中?”梅长苏只答:“是。”
言侯继续问:“当今皇后是我胞妹,誉王是皇后的养子,你让我帮着靖王去对付誉王,于情理不合。”梅长苏再次肯定:“确实如此。”
言侯语锋严厉:“不合情理又无胜券可言,先生何以提出如此要求?”梅长苏顿了5秒,依然只是那句:“侯爷,您可愿意?”
言侯长长思忖,最终吐出两个字:“愿意。”
02 风骨犹存,赤子之心不灭
这个情节虽然只有短短几句对白,却让人泪流满面。它展现了古往今来君子的风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当大厦即将倾倒之时,没有参天大树,但是几个牙签站了出来。他们为了心目中的信念和理想,义无反顾。这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
言侯爷明白了梅长苏,也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但是为了共同目标,要一起奋斗。只因志同道合,明知前路艰险,依旧应允倾尽全力。
那一刻,那个曾经的热血少年,仿佛又回来了。
03 忠义之气,遍布琅琊榜
《琅琊榜》中这种充满忠义之气的场景何止一处。
宫羽为父报仇,她坚定地说:“先生,我父亲一生忠良,却落得个身败名裂、含冤而死的下场,我只想还他一个清白,哪怕付出性命也愿意。”
卫峥狱中坚守,面对严刑拷打毫不屈服:“夏江,你别白费力气了。赤焰军是大梁的忠臣,没有一个叛徒,我就是死,也不会认下这个莫须有的罪名!”
言豫津为友奔波,在萧景睿因身世曝光而痛苦离开时毫不犹豫地陪伴左右:“你说什么呢,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你遇到困难,我怎么能不管你?”
04 情感共鸣,观众难忘经典
《琅琊榜》开播多年,依旧是观众心中“国产古装剧标杆”。它没有靠狗血剧情博眼球,而是用一个个满含深情与道义的具体故事,在观众心里种下“意难平”与“心之向”。
那些藏在权谋之下的细腻情节,或是一句隐忍的台词,或是一个克制的动作,或是一段遗憾的过往,都成了观众反复回味的“泪点密码”。
在观众热议中,除了言侯爷答应相助靖王的情节外,还有多个场景让人感动不已:
靖王得知梅长苏真实身份后跑去见静妃,哭着说:“他就离我这么近……我却认不出他”;
霓凰认出林殊后两人相拥而泣;
太皇太后认出梅长苏就是小殊时;
靖王砍断铃铛与梅长苏决裂时……
这些情节都让观众们“哭到眼睛痛”。
05 赤子之心,值得永远珍藏
《琅琊榜》中这些情节之所以能让人潸然泪下,正是因为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故事发展,而是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伟大的精神。这些情感和精神,穿越了屏幕,直直地戳进了我们的心窝。
梅长苏、靖王、言侯爷,都是具备赤子之心的人。
事实上,我们都曾有一颗赤子之心,只是有些人在生活中慢慢消磨没了,有些人,依然保留到80岁。
这些美好的品质,真的应该一生保留。《琅琊榜》用它精彩的剧情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那些真挚的情感,还有为了信念不顾一切的精神,是多么的珍贵。
剧中,梅长苏奔赴战场前,身边人誓死相随:
有一身戎装的蒙挚,
有最忠实的守卫飞流,
有执着单恋的宫羽,
有始终奉梅长苏为良师益友的萧景睿,
还有生性豁达的言豫津。
蔺晨的话最是感人:“我答应过你,要陪你走到最后,你虽失信,我却不能食言。”
这些群像戏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超越了个人得失,展现了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忠诚、信义、担当和牺牲。
正如言侯对夏江所说:“你看不起情义,就终究会被情义所败。”而那些坚守情义与初心的人,即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本文为《琅琊榜》同人衍生作品,人物设定取自原著,故事情节为原创。
提醒:凡对本文标题、图片、内容,进行抄袭搬运洗稿者,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来源:鼎客thin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