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那个时代,她一个弱女子,把小叔子拉扯大,又独立支撑那么大一个家,如果没有点手段,可能早就被别人欺负了。
生活中,你有没有跟身边的亲戚朋友发生过不愉快?
有时候,你明明心中委屈,面对别人的误解,是否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电视剧《生万物》中,费左氏为我们贡献了一段教科书级别的沟通方法。
费左氏是封建礼教下的牺牲品。但她却有过人的能力。
在那个时代,她一个弱女子,把小叔子拉扯大,又独立支撑那么大一个家,如果没有点手段,可能早就被别人欺负了。
她如果生活在现代,一定是个很优秀的人物。
全剧中,扮演费左氏的秦海璐有过两次高光时刻,一次是她去接苏苏,一次是她给苏苏下毒,这两个场景,秦海璐演得太厉害了。
今天咱们看一看费左氏接苏苏时跟绣绣的对话,她说话的三个底层逻辑,才是高段位沟通方式。
01
发生冲突后,不摆事实讲道理,而是先站在对方立场安抚对方情绪。
当费左氏知道苏苏不是怀孕后,大受打击,病了几天,苏苏感觉嫂子对她没有之前好,一气之下跑回娘家。
宁学祥本就因为永佃的事对费左氏不满,看到小女儿哭着回来,心中生气,决定去为女儿讨公道。
他带着女儿去了费家,要求费左氏拨5亩地给苏苏。
费左氏不答应,两人发生口角。
僵持之际,绣绣及时赶到,把苏苏带回家中。
后来,费左氏亲自去大脚家接苏苏,刚进院子就说:绣绣,嫂子来给你赔不是了。俺是来接俺家苏苏回去的。
费左氏代表婆家去接苏苏,她进门的第一件事是先道歉,并表明来意。
绣绣却冷着脸不让苏苏回去,因为前一天她爹把苏苏送回去,费左氏还不要。
在绣绣心中,苏苏年幼,不知是假怀孕,并不是诚心欺骗。
更何况,妹妹是个人,是费家的儿媳妇,不是生儿育女的一个工具。凭什么因为她一次流产,就不待见她。
费左氏没有因为绣绣的指责而愤怒,反而表示理解:你是苏苏的亲姐,你娘不在了。你想替她出这口气,撑这个腰。俺都懂,也应该。
面对绣绣的指责,费左氏没有因为被误解而愤怒,而是心平气和地站在绣绣立场上,说绣绣为妹妹出气是应该的,她懂。
当一个人愤怒时,很容易说出一些失去理智的话,做出一些失去理智的事情。绣绣因为心疼妹妹,说出这样的话,其实是有些冤枉费左氏了。
自从苏苏嫁进费家后,费左氏对她真的就像女儿一样。
但此时的费左氏没有急着解释,反而表示她理解绣绣作为姐姐,心疼妹妹,给妹妹出气撑腰的做法。
费左氏这种共情对方,先安抚对方情绪的做法,真的很棒。试想一下,当对方因为生气质问时,如果她也因为对方的态度而愤怒,不管她是解释还是什么,绣绣能听进去吗?
如果费左氏在这个时候解释,会让绣绣以为,明明是你错了,你还在狡辩。她会更生气。
而两个同样在愤怒状态下的人,是无法沟通的。因为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尊重事实,但这时候她们表现出来的都是情绪。
费左氏没有先摆事实,而是先站在对方的立场安抚对方情绪,只有情绪下去了,才可以心平气和地听进去对方的话。
在《别让生气毁了你》这本书中,有一个观点,人一辈子犯的错,80%是因为生气。
所以,愤怒的状态下,尽量不要做决定,也不要多说话,因为你这时候说的话,做的决定大多不理智。
与其事后后悔,不如在愤怒时安抚情绪,安抚对方的情绪,安抚自己的情绪。
02
安抚对方情绪后,再解释事情原委,表明自己难处
费左氏先是表示,她理解绣绣这么做是为妹妹撑腰,但她话锋一转,又解释她当时是在生病,苏苏是自己回娘家,不是她撵走的。
但是,这苏苏不是俺撵走的呀。是她自个回的宁家。俺是病着,是真不知道。要说这事,跟你多说两句也无妨。你爹是因为农会的事,跟俺置气。说句不好听的,这闺女在你爹眼里,也没那么金贵。
他送苏苏回来,那就是借着苏苏这事想恶心俺。想在俺头上拉屎。嫂子这么些年,一个人支撑这么大个家。不容易的,大家伙可都看着呢。
这要有了一回,不就得二回,三回呀。那俺不能啊。要说苏苏这事,确实是受委屈了,俺还得谢谢你呢。得亏你那天把她带走了。要不然,俺还不知道该怎么收场呢。
费左氏这段话一共三层意思。
第一层,解释苏苏是自己回娘家的。
第二层,解释宁学祥根她有过节,宁学祥借着苏苏的事情问她要5亩地。并不是因为心疼闺女,而是为了跟她置气。
所以,她不能答应。因为一旦开了口子,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而她这么多年支撑这一大家子,如果被宁学祥借机敲诈,以后在下人跟前没了威信,以后谁还会听她的?
第三层,感谢绣绣把苏苏带走,表明她不是针对苏苏,而是不让宁学祥得逞。
费左氏娓娓道来,不但把事情解释清楚,同时也表明她的处境,她及时打出感情牌,让绣绣知道她不容易。
很明显,费左氏这段话起作用了,绣绣没有之前那么愤怒了,但她还要继续为妹妹撑腰,她要确保苏苏回去后,不再受气。
于是,两人之间又有了精彩对话。
03
如果对方不接受你的道歉,可以摆事实,并适当表明自己的委屈和愤怒
当费左氏说了上面那些话后,绣绣心中的气已经消了大半,但她为了确保妹妹回去后,不再有类似事情发生。
于是她说:这受委屈的事小,俺不能让俺妹妹以后永远在费家抬不起头。整天做小伏低,受人闲淡话的听着。
费左氏回应:
你要这么说,嫂子可就难过了。咱不管苏苏是怎么嫁进的费家,你让她自己摸着胸口说说。打从进门那天起。这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哪样不是顶顶好啊!文典在和不在,我们可没有半句怠慢。
要真是接她回去,是为了做小伏低的话,嫂子也不用亲自过来接她呀。你说是不?
费左氏进门先道歉,说明事情原委后,绣绣仍旧不依不饶,她没有再继续忍让。而是直接表明心中委屈和愤怒。
她对苏苏一直很好,不管是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最好的。
如果真是让苏苏回去做小伏低的话,她一个当家大奶奶,完全可以派下人来接,为何要亲自来接?受绣绣这等气?
她亲自来接苏苏,就表明了她的态度。
如果不是苏苏及时从屋里冲出来,跟费左氏回去,绣绣真的就尴尬了,因为她说的每句话,都被费左氏给怼了回去。
但费左氏的怼,又不是那种你翻脸我也翻脸的怼,而是在说笑间就完美解决了这件事。
所以大脚母亲说:哎呀,你嫂子可真厉害,看似什么都说了,又什么都没说。换我也跟她走。
生活中,如果我们因为误解或者其他,向亲人或者朋友以其他方式表示道歉,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给彼此台阶,误会就消除了。可若是遇到绣绣这样不依不饶的,大可以用费左氏这种沟通方法。
费左氏终生使命,就是让费文典成家,为费家养育后代。当她得知苏苏没有怀孕时,失落之下,情绪上头,是正常反应。
如果换做一个心智成熟的人,虽然当时接受不了,但事后想想费左氏的处境,也都会理解。
但苏苏年幼,她不能受气,就跑回娘家。
绣绣作为长姐,为妹妹撑腰,本没有错。但回看这段,会发现她自始至终都板着脸,处处咄咄逼人,而费左氏却完美解决她的情绪,并达成把苏苏接回去的目的。
两个人的沟通段位,高下立见。
其实,沟通中最常见的误区就是一上来就摆事实讲道理,却忽略了对方的情感需求。
当一个人处于情绪激动状态时,大脑中负责理性思考的前额叶皮层活动会减弱,而负责情绪的杏仁核则会主导人的反应。这就是为什么在情绪上头时,人们往往听不进任何道理。
费左氏深谙此道。她首先承认了秀秀作为姐姐为妹妹出头的正当性,这一举动立即在两人之间建立了情感共鸣。她不是把秀秀视为对手,而是理解为关心妹妹的家人。这种立场上的认同,有效地降低了秀秀的防御心理,为后续的沟通创造了可能性。
现实生活中,当我们与家人、同事或朋友发生争执时,不妨先放下自己的立场,试着理解对方的处境和情感需求。说一句“我理解你的感受”或“我明白你为什么这么想”,往往能够瞬间缓和紧张气氛,为理性对话开辟空间。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欢迎点赞,分享给其他人。
来源:小凡情感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