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4集播完,豆瓣8.2分,却没人敢刷二刷,因为最后一集把主角全写死
34集播完,豆瓣8.2分,却没人敢刷二刷,因为最后一集把主角全写死
老山东死得最早。
子弹从右肋穿进,他连吭都没吭,只抬手把地图塞给身后的小战士,说了句撤。
镜头没给特写,血顺着棉袄往下滴,雪地里一条暗红线,几秒就被新雪盖住。
很多观众刷到这里直接退出去缓口气。
田小贵更狠。
家里开绸缎庄,本来能过安稳日子,偏要跟队伍进山。
被日军抓住后,他假装投敌,把敌人带进伏击圈,自己拉响手榴弹。
那一声闷响,镜头切到远处树林,鸟群哗啦啦飞起来,像替他喊疼。
兰花儿把孩子绑在背上突围,弹尽粮绝时,她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追兵,把最后一口干粮喂给娃。
镜头里,她嘴唇干裂,还是笑着哄孩子睡。
后来战友找到孩子,小被子绣着一行字:娘去前面看看路。
柳板胡的身份藏得最深。
平时在队伍里负责做饭,谁都没想到他早把日军炮楼坐标画在锅盖上。
最后一次送情报,他把锅盖反扣在胸口,子弹打穿铁锅,也打穿他。
锅盖上那副坐标,救下整支队伍。
老驴子三个儿子全死在一场阻击战。
老人最后把家里最后两袋扛到营地,放下就走。
战士追出去,只看见雪地里一串脚印,直通山外。
后来统计,那年整个屯子一百八十七户,家家挂白幡。
柳八爷是胡子出身,枪法准,脾气暴。
队伍缺盐,他带人连夜摸进县城,杀了伪军小队长,扛回四十斤盐。
回程路上,他肩膀中弹,硬是一声不吭把盐背回营地。
第二天,他把盐袋子往地上一扔,说死也得吃口咸的。
活下来的三个人里,汤德远后来参加解放战争,立过两次大功,终身残疾。
万福庆回屯子种地,一辈子没再提打仗的事。
高云虎最年轻,解放后上了军校,晚年写回忆录,写到老山东牺牲那一页,笔迹洇成一片。
东北抗联十四年,大小战斗两万余次,牺牲人数至今没准确数字。
有档案记录,仅1938年到1940年,杨靖宇部队从四千多人打到不足四百。
很多战士连名字都没留下,档案里只有某某,籍贯不详。
剧组在长白山拍了八个月,演员每天穿着浸过水的棉袄拍戏,冻得直哭。
道具组考证了半年,连绑腿布的打法都和当年一样。
播出后,有老兵后代私信剧组,说看见老山东就像看见自己爷爷。
看完最后一集,很多人关掉电视去阳台抽烟。
不是剧有多惨,是突然明白,那些没回来的年轻人,当年连口热饭都没吃上。
现在刷手机点外卖的我们,替他们活过了春天。
来源:耳边感受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