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家在上海滩算得上有头有脸,曾老爷一辈子最骄傲的事就是没给日本人低过头。
“儿子把枪口对准父亲,父亲却把枪口对准儿子。
”这句话听起来像电影台词,却是《足迹》里最扎心的一幕。
曾家在上海滩算得上有头有脸,曾老爷一辈子最骄傲的事就是没给日本人低过头。
偏偏他亲儿子曾大伦,留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跟日本商会签合同,卖的不是别的,是鸦片。
街坊私下议论:曾家少爷小时候就野,踢狗打猫,大了更离谱。
一次在码头,他看上个姑娘,姑娘不从,他手下直接把人扔进黄浦江。
那姑娘后来没浮起来。
六姨太怀孕,本是喜事。
曾大伦一句“碍事”,一碗药下去,孩子没了。
曾老爷那天在祠堂坐到天亮,天亮后只说了一句话:“家门不幸。
”
程傲是曾老爷的养子,做律师,偷偷给前线送药。
曾大伦知道后,带着日本宪兵去码头堵人,药箱差点被扔进海里。
程傲那天没哭,回家把律师证烧了,说“法律救不了中国人”。
最讽刺的是,曾大伦为了升官,亲手策划了沈亦群的暗杀。
沈亦群是谁?
租界里唯一敢公开骂日本人的中国官员。
枪响那天,曾老爷就在现场,亲眼看着儿子给日本人递枪。
后来,曾老爷把曾大伦叫到祠堂。
没有审判,没有哭喊,一枪。
老管家说,老爷开枪后没掉泪,只是用袖子擦了擦枪管,像擦祖宗牌位上的灰。
上海沦陷那几年,像曾家这样的故事不止一个。
有人卖国求荣,有人倾家荡产打游击。
曾老爷的选择极端,但放在当时,没人能说他错。
最难受的是,曾大伦死后,日本商会照样开,鸦片照样卖。
个人的善恶在历史面前,轻得像一张纸。
看完《足迹》,最大的感受不是恨,是冷。
那种冷,是知道人性在利益面前真的会裂开,而且裂得悄无声息。
来源:碧水涟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