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第二届金熊猫奖评委会电视剧单元主席马尔•杨: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让世界看见真实中国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1 09:35 2

摘要:从《布鲁克赛德》《家庭事务》到《神秘博士》《唤醒死者》,英国资深电视制作人马尔•杨在数十年职业生涯中打造了众多经典剧集。多次斩获艾美奖最佳剧集奖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提名。

川观新闻记者 王晋朝

从《布鲁克赛德》《家庭事务》到《神秘博士》《唤醒死者》,英国资深电视制作人马尔•杨在数十年职业生涯中打造了众多经典剧集。多次斩获艾美奖最佳剧集奖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提名。

9月8日,第二届金熊猫奖在成都启动终评,作为本届金熊猫奖评委会电视剧单元主席,马尔•杨接受了记者专访。

谈金熊猫奖:搭建跨文化交流的独特桥梁

“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这里的一切都让我大开眼界。”马尔•杨坦言,此次担任第二届金熊猫奖评委会电视剧单元主席,不仅是职业生涯的全新体验,更让他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中国影视文化。在他看来,金熊猫奖的独特性在于“引领我们走进一个知之甚少的国家和文化”,而这种文化破壁的价值,正让其逐步与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艾美奖等国际知名奖项比肩。

“过去,全球观众看到的影视作品主要来自美国或英国;现在,我们看到北欧、中东等更多地区的故事涌现,中国的故事尤其令人惊喜。”马尔•杨认为,第二届金熊猫奖通过“金熊猫之夜”“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金熊猫盛典”三大主体活动,以及“熊猫带你看世界”影视交流合作活动等配套环节,为全球影视人搭建了难得的对话平台。“它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创作者能展示真实的本土故事,也让观众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谈及金熊猫奖的长远意义,马尔•杨强调:“这不仅是奖项,更是新人成长的摇篮。当中国年轻创作者看到金熊猫奖的影响力,会更有动力投身电视行业,用独特的叙事打破固有界限。”

谈评选标准:情感共鸣与创新表达是核心

作为拥有丰富评审经验的资深制作人,马尔•杨认为电视剧的评选“没有标准答案,但有共通准则”。

在他看来,一部优秀的剧集首先要“触动人心”——无论故事背景是古代还是未来,无论语言是中文还是英文,核心必须关乎“人类精神与体验”。“我寻找的是能让观众产生共鸣的作品,它可能来自中国乡村,也可能发生在欧洲都市,但只要展现了互助互爱、对真善美的追求,就能跨越文化差异。”

除了情感内核,创新的叙事方式同样关键。“现在影视创作正处于井喷期,新创作者有前所未有的机会去突破。”马尔•杨直言,他不鼓励模仿好莱坞或其他成功作品,“要引领潮流,而非随波逐流。用新颖、真实的方式讲述故事,比复制爆款更重要。”他以入围本届金熊猫奖的部分中国剧集为例:“这些作品用本土化视角展现家庭、成长、奋斗,既让我看到从未了解的中国生活,又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让我感同身受。”

谈中国故事:本土化叙事展现人类的共通体验

“中国电视剧的产量和质量让我惊讶。”马尔•杨坦言,来中国前,他对中国影视的了解局限于零星报道,而此次通过金熊猫奖接触的作品,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既有历史题材的厚重感,也有当代故事的鲜活度,叙事多样且专业。”他特别提到,中国剧集对“真实”的追求令人印象深刻——“不是刻意迎合西方视角,而是用本土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这种真诚最有力量。”

在他看来,全球观众正迫切需要更多元的故事。“过去人们只关注自身文化,现在意识到我们是世界的一部分,渴望看到未知地区的生活。”马尔•杨认为,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叙事传统”,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能为全球影视注入新活力。“中国故事不只是‘东方奇观’,更是人类共通情感的载体。当一部中国剧集让英国观众为角色的命运落泪,文化交流的意义就实现了。”

采访尾声,马尔•杨对金熊猫奖的未来充满期待:“这是一个伟大事物的开端,它会不断发展壮大,让中国电视作品走向世界,也让世界更懂中国。”他笑着说:“成都的文化冲击是‘非常好的冲击’,这里的活力和创意,或许会成为我下一部作品的灵感来源。”

来源:川观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