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临终之前,鲁长山用尽最后一点力气,费劲地划动一根火柴,看到火光逐渐耗尽,他最终倒在汤德远的怀里,永远合上了双眼。
《归队》里最揪心的一幕出现了:胡军饰演的鲁长山为了保护汤德远,中了枪倒下了。
临终之前,鲁长山用尽最后一点力气,费劲地划动一根火柴,看到火光逐渐耗尽,他最终倒在汤德远的怀里,永远合上了双眼。
感觉鲁长山就像那根普通的火柴,点亮了他人,却耗尽了自己。
这也让胡军演艺生涯中,最为成功、最让人动容的一个角色。
没错,鲁长山从《归队》一露脸,到最终谢幕,一直用那股坚强的信念激励着战士们,还像爹一样疼爱着每个战友。
刚开场,抗联的小队被日军追得走投无路,只剩下6个人了,大家都挺沉闷的,又饿又冷,心情不免低落。
鲁长山用朴素而真挚的语言激励大伙:
只要还有人在,抗日的斗志就不能动摇!咱们得把一腔热血都洒在战场上。
为了守住那仅剩的6颗火种,鲁长山安排大家分散撤退,然后在指定的地点重新集合。
撤退的时候,鲁长山和年龄小好多的田小贵搭档,他就像老爸一样照顾着小贵,不停地给他加油打气,终于一起闯过重重难关,走出了那无边无际的大森林。
鲁长山让小贵先回家歇歇,他自己则赶去探望被土匪劫持到山寨的战友花儿。
鲁长山用花儿父亲的身份赢得了土匪头目小白马的信赖和敬重,然后又用父亲的口吻安慰花儿,让她在山寨歇一歇,待过一阵子再带她回来加入队伍。
花儿早就没了父亲,母亲也刚被伪军打死,心里空荡荡的,又难过得不得了。这会儿,在鲁长山面前,她感受到了一种父亲的温暖和力量,也盼着早点回到队伍里去。
把事情安排妥当,鲁长山便回家去了。
在外打了六年仗,家里全靠妻子一个人撑着,儿子还被日本鬼子炸断了腿。于是,鲁长山回家,不是为了歇歇脚,而是为了补偿做父亲和丈夫那份对家的亏欠。
他用简易的假肢帮儿子装配,带着儿子学着走路,替家里砍柴,还把那两亩地重新翻了一遍……
那天离开家时,妻子在鲁长山身后偷偷掉眼泪,瘸腿的儿子踉跄着跑了过来,嘴里喊着爸爸。
鲁长山向来在枪火中从没掉过眼泪,可这会儿眼眶竟微微湿润,心头涌上一股难舍的柔情。
他咬着牙狠狠地大喊一声,这才勉强压下心里的波动,狠下心来朝前迈去……
鲁长山头一个跑去瞧小贵,看见小贵胖乎乎又白白的,乐得不得了。接着他又去看看花儿,发现花儿已经跟小白马成亲,还生了娃,他才算安心下来。
鲁长山在松林镇转了几天,打听高云虎和福庆的消息,好不容易三个人又碰面,心里的心结才算放下了。
鲁长山一番协调筹划,才让小贵从家里带出二十多个人,加上二十支枪;花儿说服小白马和他兄弟们加入抗日队伍;再加上老驴子家的三个儿子,云虎和福庆一行,真是人多势众,兵强马壮,气势浩大。
这可是鲁长山在剧里最开心的时刻了。
可惜啊,在转去苏联的路上,遇到日军的追击,抗联的队伍损失惨重,小白马、花儿、大驴子都牺牲了,小贵也失踪了。这一幕,成了鲁长山心里挥不去的痛。
因此,在苏联休整的那段日子里,鲁长山最担心的就是这些人的消息,一听说花儿等人牺牲了,小贵找不到,汤德远音信杳无,他就像父亲失去儿女那样,悲痛的心都碎了。
回国执行任务时,鲁长山最牵挂的就是汤德远和小贵。偏偏那天遇见汤德远,小贵也跑了进来。
虽然汤德远对回队还有点犹豫,小贵的举动也挺神秘的,但鲁长山依然为整个小队的聚齐感到特别激动,对汤德远的信心丝毫未减,特别关心小贵,把他安置在汤德远家里养伤。
小贵想排长心切,拄着拐杖找到了鲁长山,两人进行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谈话:
小贵流着眼泪说:
下辈子,我还想当你的侄子。
鲁长山深情地感慨:
来世的话,能不能变成我的孩子啊。
没想到这居然是“父子俩”最后一次见面聊话的场景。
接下来的一次行动里,小贵为了提醒正在偷偷商议的鲁长山和汤德远赶快撤走,孤身一人冲进了伪军阵中,结果挨了个遍体鳞伤。
鲁长山他们顺利撤退了,可在敌人紧追不放时,鲁长山为了护住汤德远,不幸中了枪伤。怕拖累大家的士气,人家硬是忍着,一声都没叫。
眼见着到了安全地带,鲁长山这才累得靠在树干上喘气。他把汤德远如何脱身、高云虎和福庆接下来该怎么打,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尤其叮嘱得怎么照顾好小贵。话说完,这家伙那双曾对敌人凶狠、对战友温暖的眼睛,就这么静静地闭上了……
鲁长山虽没有亲眼见证抗战胜利的到来,心中难免有些遗憾,但他为这一天的到来倾注了全部心血,用自己的心血炼成火柴,点亮了战友坚持抗战的道路,也照亮了曾经黑暗的世界,更点亮了观众欣赏的眼睛。
就算鲁长山燃尽了自己,也从不后悔,英魂依然长存……
来源:贝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