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在原著小说中,18岁的银子是60岁的宁学祥用100斤糁子加10亩地的价格“买”来的。宁学祥每次“弄”银子一回,就给娘家10斤地瓜干,到后来干脆不给了。银子生下儿子后,因为宁学祥不想家产被瓜分得七七八八,于是逼着她连续打胎3次。说是妻子,但银子白天也要下地,
电视剧《生万物》在一片讨论声中收官了。从刚上映时好评如潮,越到后头口碑越低。关于编剧和导演是否刻意美化、赞扬地主,丑化农民的议题屡次登上热搜。
尤其是剧中蓝盈盈扮演的农家女银子利用年轻的躯体来“拿捏”地主宁学祥的情节简直匪夷所思,堪称农村土地版的霸总爱上小娇妻,让人不禁怀疑这电视是怎么过审的。
电视剧中,老头每次和银子睡觉,都要付给她五块大洋。银子在嫁入“豪门”后吃得饱穿得暖还有钱拿,俨然成了一个地主奶奶,和老头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然而在原著小说中,18岁的银子是60岁的宁学祥用100斤糁子加10亩地的价格“买”来的。宁学祥每次“弄”银子一回,就给娘家10斤地瓜干,到后来干脆不给了。银子生下儿子后,因为宁学祥不想家产被瓜分得七七八八,于是逼着她连续打胎3次。说是妻子,但银子白天也要下地,做工,和家里买来的丫头没有任何区别,晚上还要伺候老头子。她分明就是个廉价女奴,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这样血淋淋的剥削和践踏,居然在剧中被包装成了欢快的,老夫少妻的爱情故事。
请问如果地主真的那么好,喜儿为什么宁可逃到山里去当白毛女,也不当地主的小老婆?实际上解放前在鲁南苏北那片地上,佃户娶媳妇,新娘子得先让地主“过目”。地主下乡收租,每晚都要安排佃户家的姑娘媳妇“伺候”,不然整个村子的人都要倒霉。
其实仔细想想,《甄嬛传》的故事不就是将年纪一把的老地主对年轻姑娘的剥削,套了一层“爱情”的外皮么?
满洲皇帝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地主,拥有对全国所有旗人少女的“初夜权”。他行使权力,定下规矩,所有未出嫁的在旗女子都必须经过“选秀”才能自行婚配。这和鲁西南老地主的行为有什么分别?只是排场更大了而已。
甄嬛虽然是官宦人家的小姐,日子比银子好过多。然而在皇帝的眼里,一个四品官的女儿和一个农民的女儿其实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其用来满足欲望和繁衍子嗣的工具。一旦发现这个工具拥有自己的思想,企图背叛,即刻就能将其和其亲眷全部打杀。
人们之所以迷恋宫斗剧,哪里是迷恋其中所谓的“爱情”,而是奢华的布景,华丽的衣物和演员美丽的容貌。如果剥离这一切表象,把它往下拉一个档次,就成为了“宅斗剧”。再往下拉一个档次,那就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继续往下,就成了宁学祥和银子了。
其本质都是一样,都是地主阶级对底层女性的剥削。
吊诡的是,在《甄嬛传》里,设定为清朝人的甄嬛一早看穿了皇帝和皇权的本质,黑化屠龙。然而在本应该更好反映时代面貌的年代剧里,竟然出现小丫头妄图用肚皮来驯服地主的可笑情节。我不懂编剧为什么要把地主写得那么温情脉脉,哪怕按照原著《缱绻与决绝》的剧情来拍,都不至于荒唐到这个地步。
不得不说这十几年来,内娱编剧的堕落程度让人心惊胆战。
抹茶白金包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抹茶白金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