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万物》:泥土里长出的时代史诗,每一粒尘埃都藏着中国人的根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9 00:07 1

摘要:当暑期档的仙侠剧还在靠特效堆砌幻境时,一部扎根齐鲁大地的年代剧《生万物》却凭借沾满泥土的真实感,让观众心甘情愿地走进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沂蒙山区。这部由刘家成执导,杨幂、欧豪、倪大红领衔主演的作品,改编自赵德发获人民文学奖的小说《缱绻与决绝》,用土地的变迁串联起三

当暑期档的仙侠剧还在靠特效堆砌幻境时,一部扎根齐鲁大地的年代剧《生万物》却凭借沾满泥土的真实感,让观众心甘情愿地走进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沂蒙山区。这部由刘家成执导,杨幂、欧豪、倪大红领衔主演的作品,改编自赵德发获人民文学奖的小说《缱绻与决绝》,用土地的变迁串联起三个家族的命运沉浮,既写出了乱世求生的艰辛,更唱出了农耕文明里生生不息的生命赞歌。

一场由土地引发的命运抉择

剧集开篇就抛出足以撕裂人性的戏剧冲突 —— 天牛庙村首富之女宁绣绣(杨幂 饰)出嫁当日遭土匪绑架,父亲宁学祥(倪大红 饰)在 "卖地赎女" 与 "保全祖业" 间选择了后者,甚至将小女儿宁苏苏(邢菲 饰)顶替嫁给绣绣的青梅竹马费文典(张天阳 饰)。这场看似残酷的抉择,实则是旧中国农村 "土地高于一切" 的生存逻辑缩影。被庄户汉子封大脚(欧豪 饰)从土匪窝救出后,绣绣斩断与原生家庭的联系,跟着这个手掌布满老茧的男人学耕地、种庄稼,在泥土的浸润中完成了从 "地主小姐" 到 "农家媳妇" 的蜕变。

剧情的巧妙之处在于,它没有把土地仅仅当作背景板,而是将其塑造成推动情节的核心角色。宁家与费家为争夺水源的械斗、封大脚用全部积蓄买地时的郑重、村民们在蝗灾中跪吻土地的虔诚,每一个情节都在诠释 "土生万物,地载群伦" 的深意。从土地私有制到土地革命的浪潮,从抵御土匪到抗击日寇的烽火,二十年的时间跨度里,三个家族的命运始终与土地紧紧捆绑,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背后,是整个中国农村在时代变革中的阵痛与觉醒。

用四季光影还原乡土中国

导演刘家成的匠心在镜头语言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呈现最真实的年代质感,剧组不仅在山东临沂、日照等地实地取景,更创新采用 "分季拍摄" 的方式,横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捕捉齐鲁大地的自然风貌。当镜头从高空俯瞰黄绿交织的麦田,当晨雾中的炊烟袅袅升起,当冬日的积雪覆盖着简陋的土坯房,观众仿佛能闻到麦秸秆的清香,感受到泥土在指尖的触感。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生万物》成为一部可以 "触摸" 的年代剧。

服化道的写实程度同样令人惊叹。杨幂饰演的宁绣绣初登场时,桃红色贴身小袄的绸缎光泽与精致发簪,精准还原了地主小姐的精致;而婚后的粗布衣裳不仅针脚粗糙,袖口和裤脚还特意做了磨损处理,连腰间系着的围裙都沾着新鲜泥土。欧豪的造型更具说服力,补丁摞补丁的对襟棉袄、随意系在腰间的粗布腰带、走路时微微外八字的步态,让 "封大脚" 这个角色跳出屏幕,仿佛就是从沂蒙山区走出来的庄稼汉。剧中大量出现的农谚更是点睛之笔,"二月二,踅谷仓""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这些带着乡音的短句,让农耕文明的智慧与浪漫自然流淌。

从 "流量" 到 "实力派" 的破壁之作

《生万物》的演员阵容堪称 "神仙打架",每个角色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灵魂。欧豪用近乎完美的表演诠释了 "封大脚" 的外刚内柔,向绣绣母亲表明心意时,他低头盯着自己老茧密布的双手,沉默片刻后郑重点头的细节,把庄稼汉的羞涩与真诚演得入木三分;而看到费家人欺负绣绣时,手臂暴起的青筋与瞬间凶狠的眼神,又让人感受到角色骨子里的血性。这个角色让观众彻底忘记了 "偶像欧豪",只记住了 "庄稼汉封大脚",也难怪他能凭此拿下观众评分的满分。

杨幂的突破同样值得称道。在母亲出殡那场戏中,她穿着粗布孝衣跪在黄土路上,一声 "娘" 喊得嘶哑变形,眼泪混合着泥土顺着脸颊滑落,手指深深抠进地里的动作,把失去至亲的绝望演绎得极具冲击力。从前期娇生惯养的小姐到后期带领妇女抗争的先锋,杨幂用眼神的变化展现了角色的成长,尤其是在土地革命中宣讲时,她眼中闪烁的坚定光芒,让观众看到了旧时代女性觉醒的力量。倪大红则将 "宁学祥" 的复杂性演绎得淋漓尽致,给女儿塞钱时手指的犹豫、得知女儿受苦时眼角的泛红,让这个 "抠门地主" 摆脱了脸谱化,成为时代局限下的悲剧人物。

追更《生万物》的过程,更像是一场与先辈的对话。当看到村民们在旱灾中集体求雨,当看到绣绣教妇女们读书识字,当看到所有人放下恩怨共同抗日,那些书本上的历史突然变得鲜活可感。这部剧最难得的品质,是它没有刻意渲染苦难,而是在沉重的时代背景中挖掘出生活的诗意 ——"试春气" 仪式上从竹筒里飞出的洁白羽毛,雪天里宁绣绣与封大脚并肩走在田埂上的身影,丰收时村民们脸上淳朴的笑容,这些温暖的瞬间让观众明白:即便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中国人对土地的热爱、对生活的希望从未熄灭。

对于习惯了快节奏剧情的年轻观众来说,《生万物》或许需要一些耐心去品味。它没有强情节的刻意刺激,更多是生活流的细腻铺陈,但正是这种 "慢",让土地的厚重感、人性的复杂度得以充分展现。当最后一集里,年迈的宁绣绣抚摸着金黄的麦浪,回忆起几十年的风雨历程时,观众会突然懂得:所谓 "生万物",不仅是土地孕育庄稼,更是中国人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坚韧、善良与家国情怀。

这部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平民史诗,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自己从何处来,也让我们懂得: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人骨子里的土地情结,永远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

来源:光影下的秘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