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果热搜蹦出的不是演技高光,而是“欧豪纹身”“蓝盈莹水分”“迟蓬咋又没名字”三连炸。
刷完《生万物》最后一集,满屏本该是“宁绣绣终于杀疯了”的狂欢。
结果热搜蹦出的不是演技高光,而是“欧豪纹身”“蓝盈莹水分”“迟蓬咋又没名字”三连炸。
追了半个月的情绪瞬间被戳漏气,跟嚼了半颗糖发现里头包的是辣椒籽,吐也不是,咽也不是。
先聊纹身。
欧豪演的是上世纪山东穷小子,镜头一拉近,脖子那条青色盘龙在粗布褂子里探头探脑,活像刚进城蹦迪的杀马特。
观众不是没见过带纹身的农民,可真没见过谁家一九三零年的佃户去割麦还顺便秀半永久。
剧组出来打圆场,说“后期遮了没遮住”。
行,那早干嘛去了?
拍定妆照的相机是诺基亚7650吗?
说到底,道具组可能太信遮瑕膏,忘了真正的遮羞布叫“职业门槛”。
再说数据那档子恶心事。
收官夜蓝盈莹工作室喜气洋洋发战报:登顶抖音榜TOP1! 结果被人扒出,所谓TOP1只是凌晨两点零七分的十分钟闪现,连热搜尾巴都没摸到。
更尴尬的是,同一时段杨幂实打实霸榜四小时。
这就好比考试交卷前一分钟把纸条拍到讲台,然后宣布自己年级第一。
蓝盈莹不是演技差,“学霸滤镜”崩也不是头一回,只是团队老用小学奥数奖冒充高考状元,路人盘崩成渣真不冤。
最憋闷是迟蓬。
演技碾压级,剧里往那一站就是苦水里泡大的大脚娘。
观众眼泪刚蓄满,发现片头字幕压根没她名,海报C位是流量们的集体精修,老戏骨脸都没地儿搁。
直到第12集才被补进“特别主演”,待遇跟临时来救场的盒饭群演差不多。
十二年过去,她依旧是那个拿了金鸡提名却连红毯都不配走全的女演员。
不是她不够格,是游戏规则默认“实力选手不配拥有镜头”。
三件事串起来看,就像拆盲盒连续开到空袋子。
欧豪是袋子上的“复古印花”,蓝盈莹是袋子里塞的“泡沫填充物”,迟蓬则是袋底那张“此面朝下”的反讽小票。
观众想吃的其实是内容本身,结果端上桌是一盘用流量浇汁的杂烩,厨师还在后厨忙着P图改榜。
说到底,剧组把“年代质感”四个字写进立项书,却没人真正负责落地。
导演喊“现场真实感”,服化道转头给男主贴纹身贴;制片人口口声声“尊重演员”,宣传部门删掉老艺术家的名字;投资人要“大数据好看”,团队就敢把夜壶刷成热搜第一。
所有人都在完成任务,没人在意任务里有没有灵魂。
观众不是傻子。
滤镜能磨皮、水军能灌榜,但眼泪和尴尬骗不了人。
下次再拍年代戏,建议剧组先把“农民不能有纹身”写进拍摄须知,再把“别抢戏别做假数据”钉在会议室黑板,最后给老艺术家留把椅子——不是后台吃盒饭的那种,是海报前排、字幕大字、采访话筒够得着的地方。
追剧到这儿,也算被上了一课:好作品不怕挑刺,怕的是刺挑完了没人改。
至于《生万物》还能不能靠口碑翻身?
随缘吧,反正下一部剧已经在倒计时了,希望剧组开机前先集体看一遍《西游记》,学学什么叫“一棒子敲醒装睡的人”。
来源:影视大哼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