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修仙当班味十足的打工现场,你会发现韩立的每个选择都在给社畜递“职场保命卡”。
真没背景、没外挂、还被卡在“伪灵根”的底层,韩立怎么就一路苟到了天花板?
——答案藏在三句台词里:
“先别动手,我再探一探。
”
“这趟没好处,我不去。
”
“风头不对,先走再说。
”
把修仙当班味十足的打工现场,你会发现韩立的每个选择都在给社畜递“职场保命卡”。
· 领导要夺舍怎么办
墨大夫把韩立当炉鼎那天,换别人早拔剑,他倒好——白天炼丹晚上记小本子,攒足墨大夫暗害同门的证据,临走前才一招反杀。
像极了被PUA的实习生,不硬刚,先截图、留痕、等证据满了再甩HR脸上。
· 抢资源还是攒人情
黄枫谷分灵石,明明能多吃一口,韩立却把份额让出去,换个“以后别找我麻烦”。
放在工位里,就是把季度奖金让给关系户,换来下一次调岗不踩坑,看似吃亏,实则降低未来扯皮成本。
· 公司要倒闭先溜
宗门一夜之间被元婴大佬打穿,他二话不说卷铺盖跑路。
对比那些喊“与公司共存亡”的同事,韩立的逻辑简单:保命要紧,升职加薪的前提是得有命花。
修仙剧第一次把“穷”拍得那么赤裸裸。
灵石得省着花,丹药要买原料自己搓,飞剑坏了得去二手摊位淘。
韩立的储物袋里永远有一张Excel般的收支表:多少灵石、能炼几炉、冲境成功率多少。
看着就像月底对着余额宝盘算房租水电的普通人。
杨阳导演把滤镜调到最低:洞府不是豪华民宿,是毛坯石洞;斗法不是漫天烟花,是两三记朴实无华的剑气。
灰扑扑的视觉语言配上“三不原则”,仙侠片头一次让打工人代入感拉到爆表。
再说杨洋。
为了掰掉“端王”标签,他提前三个月去搬砖——不是比喻,真去山里晒脱一层皮,体重从75kg干到65kg。
墨大夫死那场戏,眼眶通红却硬生生压下一滴泪,狠劲里带点兔死狐悲;打戏自己吊威亚,剑花一挽,动作设计师直接喊“省特效钱”。
最妙的是他保留了一个路痴设定:打完架连回家的路都认错。
一个杀人不眨眼的修士,东南西北搞不清,这种小bug把人味顶满了。
修仙段位也被导演换算成了当代职级:
炼气=实习期,随时被辞退;
筑基=转正,开始交五险一金;
结丹=升中层,终于能带实习生;
元婴=高管,资源分配权捏手里;
化神=合伙人,能拍桌子改章程。
没有“天资聪颖”,就只能拼执行力和信息差。
韩立把功法、丹方、人脉一条条拆解成KPI,伪灵根也考进了北大青鸟,谁说二本逆袭不是爽文?
数据不会骗人。
上线7天,播放量飙到3亿,微博话题阅读8亿,热搜词条不是谁谁多强,而是“凡人怎么活”。
弹幕里最火的一句话:
“韩立像极了背房贷还加班的我,连御剑都在算油价。
”
有人嫌弃剧情太憋屈,没大杀四方。
可真实职场就是99%的憋屈加1%的起飞,把爽点调到一刀999反而没意思。
韩立一路捡漏、认怂、跑路,每一步都踩在现实土壤上,才让观众看到自己:
——不是天命之子,也能在烂牌里抠出一个春天。
来源:尚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