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田小贵出场时,破棉袄、烂棉鞋,蹲在雪地里啃冻土豆,谁看了不喊一声“老兵可怜”。
“原来最狠的刀子,永远从背后捅来。
”
田小贵出场时,破棉袄、烂棉鞋,蹲在雪地里啃冻土豆,谁看了不喊一声“老兵可怜”。
弹幕都在刷“给他口热汤”,结果第七集一反转:这哥们是731部队编号的“490号”实验品,专门被喂了“帕飞丁”——一种让人亢奋又听话的化学药。
抗联神枪手成了敌人的遥控枪,枪口对准的正是当年一起啃树皮的老战友汤德远。
最扎心的是,他胳膊上那道“冻伤”根本不是冻的,是实验室里铁环勒出来的疤。
每次他假装关心老山东的下落,其实是在给鬼子递坐标。
弹幕瞬间炸了:“我前一秒还在心疼他!
”
小红枣的戏台子更绝。
台上唱《穆桂英挂帅》,台下递情报,柳板胡拉弦子掩护,俩人眼神一对就把鬼子巡逻路线画完了。
结果柳板胡被鬼子用琴弦勒死,尸体吊在戏台后头当“警示”。
小红枣第二天照常登台,嘴角翘着笑,眼泪顺着胭脂往下淌,观众席的鬼子鼓掌叫好,她袖子里的匕首已经贴腕三小时。
那天之后,她再没唱过《穆桂英》,改唱《花木兰》,唱词里“谁说女子不如男”改成“今夜取你狗命还”。
弹幕飘过一句:“这姐的刀,比戏台上的枪还快。
”
汤德远最憋屈。
穿着伪军狗皮,给鬼子点烟倒酒,背地里把情报塞进烤红薯里传给老山东。
有一回鬼子让他枪决“抗联嫌犯”,他手抖得点不着烟,嫌犯突然用抗联暗号骂他“孬种”,他听懂了,还得装听不懂,一枪打偏,晚上回去把牙咬碎三颗。
弹幕有人骂“伪军该死”,老观众回怼:“你试试每天给杀父仇人点烟?
”
最细思极恐的是戏班子的日常。
唱《贵妃醉酒》时,杨贵妃的酒杯底刻着“今晚九点,炸桥”;演《三岔口》,任堂惠的跟头翻过去,顺手把地雷埋在了鬼子炮楼底下。
连戏服都是夹层,里子缝着奎宁和绷带。
鬼子看戏看哭了,抗联在后台数炸药——真正的“沉浸式演出”。
731的戏份没拍血腥镜头,反而更瘆人。
田小贵被注射“帕飞丁”后,镜头给到他瞳孔特写:眼白里爬满血丝,像雪地里的红线虫。
实验室墙上贴着“实验进度表”,不是数字,是照片——每张照片背后写着“失效”“可用”“回收”。
田小贵的照片背后写着“490号,忠诚度测试通过”。
弹幕集体沉默,有人打出一行字:“这不是剧,这是档案。
”
最后一集,田小贵清醒过来,拿枪指着自己太阳穴问汤德远:“我算人吗?
”汤德远没回答,把枪掰开,里面没子弹。
田小贵愣了三秒,突然笑了,笑着笑着开始干呕,吐出来的全是蓝色药片。
弹幕飘过一句:“他吐的不是药,是魂。
”
小红枣最后没杀鬼子军官,她把匕首插在了戏台柱子上,转身去投了抗联主力。
镜头扫过戏台,柱子上刻着一行小字:“柳板胡,我替你唱完《花木兰》了。
”
剧终时,屏幕黑了三秒,弹出一句字幕:“战争摧毁身体,信仰修复骨头。
”弹幕齐刷刷刷同一句话:“这剧不是催泪,是抽筋扒皮。
”
来源:奋发有为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