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台内部数据显示,上线两小时弹幕密度达到每秒钟17条,直接把服务器刷到排队。
一个95花横屏短剧开播8小时就冲上双榜第一还让老用户把APP更新到最新版只为抢先看
有人把这部《清宫计》当爽剧,有人当职场剧。
宫女替父翻案,刀口舔血,一路踩着三位男人的肩膀爬上去。
剧情一分钟一个跟头,观众来不及点二倍速。
平台内部数据显示,上线两小时弹幕密度达到每秒钟17条,直接把服务器刷到排队。
后台紧急扩容,技术小哥边调机器边骂:谁想到一部竖屏起家的演员能把横屏带飞。
余茵去年粉丝才200万出头,签这部剧时片酬卡在预算红线以内。
制片方赌她能扛,她赌自己能演。
现在看是两边都赢,赌桌上筹码翻倍。
导演王怡在开机前拉着编剧连夜改剧本,把原定的恋爱主线砍掉三成,换成女主查案节奏。
剪完第一支预告片就扔给数据部门跑A/B测试,点击率高出同类古装片42%。
横屏短剧今年突然变成平台必争之地。
爱优腾三家都把时长卡死在10分钟以内,单集成本从40万涨到120万,只为抢那块还没被完全占领的电视大屏。
《清宫计》成本压到80万,靠的是横店老景和旧朝服翻新。
剧里女主从不回头看男人。
观众在弹幕刷屏:终于不用忍受傻白甜。
编剧组在群里回了一个大拇指:这条弹幕截图已钉在工位墙上,谁敢写降智剧情就罚抄十遍。
最危险的一场夜戏拍了四个通宵。
余茵跪在青石板上,膝盖肿得像馒头,第二天照样拍奔跑戏。
现场群演说,她比很多武行还能熬。
服化道省钱有省钱的办法。
妃子头上的点翠是义乌小商品市场淘的合金片,镜头拉远根本看不出。
妆面改用高清粉底,灯光一打,皮肤纹理清楚得像纪录片,反而更显真实。
有人担心后续剧情会水。
制片人回应:合同里写着,豆瓣评分跌破7.5,编剧奖金清零。
编剧现在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改台词。
这部剧能不能把余茵推到一线,关键不在播放量,而在下一部戏给不给S+评级。
平台已经递过去三个本子,她还没点头。
据说有一条标准:女主必须自己开车,不靠男人救。
观众追的不是宫斗,是职场逆袭的爽点。
你把清宫换成互联网大厂,把皇帝换成老板,故事一样成立。
这是古装外壳下的现代焦虑。
剧透党别得意。
原著小说写到一半被平台叫停,理由是太烧脑。
现在播出的版本是编剧重新飞的页,连作者都不知道结局。
想提前翻书?
没门。
最后提醒一句:别在地铁外放。
上周三晚高峰,一位小姐姐看到第8集高潮处直接哭出声,旁边大哥以为她失恋,差点递纸巾。
屏幕小,情绪大,自己戴耳机。
来源:溪边抓螃蟹的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