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队》的结局里,田小贵的牺牲像一块石头,砸进了观众心里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9 09:58 2

摘要:“富家少爷上战场”,这几个字听起来就像长辈讲的老段子,可《归队》把它掰开揉碎摊在面前,才发现疼得钻心。

“富家少爷上战场”,这几个字听起来就像长辈讲的老段子,可《归队》把它掰开揉碎摊在面前,才发现疼得钻心。

田小贵一路从绸缎庄跑到枪林弹雨,最后被刑具锁在土炕上,还是笑着把秘密咽进肚子。

那句“来世能做你侄子”,像把钝刀子,一下一下剜在胸腔,疼得让人没法呼吸。

老百姓常说“有钱人家惜命”,可翻看旧档案,1938 年武汉保卫战,一群穿着洋装皮鞋的学生主动报名,行李里塞着金怀表和《红楼梦》。

他们跟田小贵一样,不是被逼的,就是把“小日子”一脚踹翻,心甘情愿挤进运兵车。

有人战死时兜里还揣着给未婚妻的洋糖,甜和苦混一起,成了那个年月最真实的味道。

汤德远起初怂得合情合理,谁不想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

可当鬼子的刺刀插进邻家门槛,熟悉的门楣被火烧得噼啪作响,他才发现“退一步”后面是悬崖。

于是把烟土仓库点成火把,火光里不是英雄光环,只是一个被逼到墙角的普通人终于不再往后退。

至于肖铁林,他不过是每个村口都有的软骨头。

历史上的那些汉奸,后来大多被乡亲绑了送进军法处,判决书都没人愿意念,因为太脏。

他们最狼狈的一刻不是被枪毙,而是被熟人戳着脊梁骨骂“咱村的脸给你丢尽了”。

田小贵的死不是句号,更像是一口钟,撞得人耳朵嗡鸣。

它告诉我们:英雄不是天降,只是有人把怯懦摁住了三秒;和平也不是天经地义,而是前面的人拿命换的一张欠条。

现在欠条攥在我们手里,别折,更别撕。

来源:晗晗小天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