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杨幂欧豪都收官20天了,播放量还能吊打新剧”——这数据一出来,后台留言全在问:到底谁在二刷《生万物》?
“杨幂欧豪都收官20天了,播放量还能吊打新剧”——这数据一出来,后台留言全在问:到底谁在二刷《生万物》?
先别急着惊讶,把3442万拆成小时,相当于昨晚有14万人同时开着这部剧当背景音。
央视索福瑞的曲线图里,它每天中午12点和晚上10点会出现两个尖峰,像极了午休和睡前那口“电子榨菜”。
为什么能长红?
去豆瓣翻短评,高赞里一句话戳人:“我妈看完直接去问我姥爷当年交公粮的细节。” 原来农村戏最怕悬浮,《生万物》把“交公粮”“分地”“拖拉机进村”拍得像自家相册,观众自然二刷找彩蛋。
另一边,《归队》冲到第四,1762万单日播放量里,央视八套贡献了62%,腾讯弹幕里刷最多的是“胡军一嗓子把我爸叫回客厅”。
抗战剧最怕说教,它却用“小队重组”当切口,像职场团建一样先内讧再并肩,年轻人居然没跑。
有人欢喜有人愁。
《与晋长安》评分4.8,却还能日播1738万,评论区两极:“特效五毛”“CP好嗑”。
平台算法不管评分,只要弹幕密度够高,它就继续被推荐。
口碑差的剧反而靠“吐槽流量”续命,这算是今年新套路。
仙侠赛道也卷。
《凡人修仙传》650万日播看着不起眼,可它累计12.37亿,集均比《生万物》还高。
杨洋粉丝在超话晒“修仙笔记”,把每一集的法器、丹药截图做科普,硬生生把玄幻剧玩成学习资料。
最意外的是《献鱼》,点映当天1700万,直接把收官日冲上热搜。
点映=提前看大结局,平台本想割韭菜,结果观众连夜剪“BE预警”短视频,反向安利路人。
原来大结局虐不虐,比剧情本身更带货。
把这几条曲线摆在一起,会发现一个尴尬真相:今年剧集“长尾”比首播更值钱。
《生万物》收官20天还在涨,《凡人修仙传》靠二创回血,《献鱼》靠剧透出圈。
平台拼命押首播,观众却在二刷、三刷里找细节。
所以别只盯着首日数据。
真正的好剧,是能让观众在洗碗时随手点开一集,还能把进度条拖回三年前名场面。
播放量只是体温计,能不能让人“反复发烧”,才是一部剧的命根子。
来源:山中自在寻仙的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