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巡捕房的搜证,一箱鸦片出现在曾家,然而曾大伦却坚称自己被陷害。背后早有靠山的曾大伦,巡捕房交完罚金就轻松出来。心里早已猜到是沈奕群冒用程敖名号将自己举报。
文|噫噫噫
在曾培德大寿当天,巡捕房带着搜查令闯入曾家,直指曾大伦贩卖鸦片。
面对巡捕房的搜证,一箱鸦片出现在曾家,然而曾大伦却坚称自己被陷害。背后早有靠山的曾大伦,巡捕房交完罚金就轻松出来。心里早已猜到是沈奕群冒用程敖名号将自己举报。
曾大伦在码头约程敖喝酒,试图说服他帮助自己劝说曾培德与日本合作。
他认为与日本人合作既能赚钱又没有风险,是件绝好的事。并一脸自得地对程敖说:“我们与日本人合作,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这有什么错?”
程敖看着眼前这个被利益蒙蔽双眼的兄弟,失望透顶,掀了桌子,毅然决然地与他划清界限:“咱俩以后不是兄弟了。”
曾大伦并未就此罢休,他又去找曾培德。告知父亲日本人给他的两个选择——合作或者被处决。曾培德听完,气得给了曾大伦一耳光,让他滚。
这一记耳光,让日本人企图控制曾家,进而掌控上海滩经济命脉的计划彻底落空。
曾大伦不仅没有悔改,反而更加丧心病狂。为了逼迫父亲与日本人合作,不惜派人给自己的小妈偷偷下了流产药,孩子最终没有保住。
为了得到副局长位子,让日本人除掉沈奕群这个竞争对手。
丧心病狂的曾大伦,竟利用镜子反光,为日军飞机指示轰炸目标,轰炸国军的粮仓、指挥部和军火库。
曾大伦为了个人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利益,彻底沦为日本人的傀儡。他的叛国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到国家和民族的安全,也让父亲、程敖对他彻底失望。
曾培德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底线:禁止贩卖鸦片和不与日本人勾结。
他深知儿子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家国大义的底线,多次劝解无果后,曾培德没有丝毫犹豫,亲手结束了儿子的生命。
虽为国家和民族除去了一个祸害,但他的内心也充满了痛苦,毕竟曾大伦是他的亲生儿子,这一枪打出去,也打碎了他对儿子的所有期望。
沈奕群是一个复杂多面、矛盾挣扎的人物。出身民国高官世家,深信只有掌握权力才能真正立足并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将权力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
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举报曾大伦贩卖鸦片并非爱国,只为了打击竞争对手、谋取仕途晋升的私心。
尽管沈奕群在权力斗争中手段狠辣,但他对程敖和林斯允却有着真挚的情感。他与程敖留学时的情谊深厚,即便后来两人在价值观和行事风格上产生分歧,他对程敖的兄弟情依旧未变。
当得知国民党要清除上海我党人员,程敖可能会遭受牵连时,他毫不犹豫地及时通风报信,还花费巨资在重庆买房子、准备船票,安排程敖和林斯允躲避危险,甚至为了让林斯允安心收下房契,谎称钱是程敖出的 。
他对林斯允的感情同样纯粹而深沉,从年少时骑车接她,到后来她被骚扰、医院被停业整顿,沈奕群都出钱出力,默默守护。即便林斯允爱的是程敖,他也选择尊重并送上真心祝福,在与林斯允最后见面时,衷心希望她能幸福 。
在对待朋友和爱人时,他展现出了无比的真诚与担当,愿意为他们付出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
沈奕群的内心深处始终存在着一种矛盾与挣扎,他既贪恋权柄,享受权力带来的地位和利益。又向往程敖那种坦荡纯粹的生活方式。他深知自己在权力斗争中的手段并不光彩,内心时常被道德的拷问所困扰,但对权力的欲望又让他难以自拔。
他试图在功利与情义之间找到平衡,却往往事与愿违。他一方面利用程敖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另一方面又在关键时刻全力保护程敖,这种矛盾的行为体现出他人性的复杂。
他渴望活得坦荡,却又深陷权力的泥沼,无法挣脱,最终被权力吞噬,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充满了悲剧色彩 。
来源:影视大哼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