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男频爆款《藏海传》收官后长尾效应拉满,接档的《以法之名》凭大尺度犯罪剧情开播即爆,热搜上天天能看见相关讨论;爱奇艺的《临江仙》、腾讯视频的《锦绣芳华》、优酷的《书卷一梦》轮番上线,古装、穿书、现实题材百花齐放,虽说没到 “全民追更” 的程度,但大盘热度稳稳在线
开局欣欣向荣,后半程急转直下
六月的剧集市场,其实藏着不少惊喜。
男频爆款《藏海传》收官后长尾效应拉满,接档的《以法之名》凭大尺度犯罪剧情开播即爆,热搜上天天能看见相关讨论;爱奇艺的《临江仙》、腾讯视频的《锦绣芳华》、优酷的《书卷一梦》轮番上线,古装、穿书、现实题材百花齐放,虽说没到 “全民追更” 的程度,但大盘热度稳稳在线,谁都以为这是暑期档 “大爆” 的前兆。
可进入七月,风向突然变了。被三大平台寄予厚望的古偶剧集体 “哑火”——《锦月如歌》《献鱼》《子夜归》这些顶着 “大 IP + 流量主演 + 王牌班底” 光环的项目,云合集均播放量连 2000 万都没摸到,连粉丝都只能在评论区 “挽尊”;
好不容易有部农村剧《生万物》杀出重围,收视率和网播量双高,却在后期栽了跟头,因 “美化地主、负面化农民” 的争议口碑滑坡,豆瓣评分从 7.5 掉到 7.2,“烂尾” 标签牢牢贴住。
更无奈的是,“烂尾” 还不是个例。
《以法之名》结局逻辑崩盘,观众直接去导演微博下 “讨说法”;《长安的荔枝》《朝雪录》剧情走着走着就偏离主线,好好的故事被改得莫名其妙。原本指望靠这些剧撑起暑期档,结果它们反倒成了 “拖后腿” 的存在,到最后整个档期连一部能让大家 “追到底、聊不停” 的全民爆款都没有。
爱优腾:各有各的难,谁都不算赢
这场暑期档混战里,三大平台连 “矮子里拔将军” 都难 —— 没有绝对的赢家,只有程度不同的遗憾。
优酷算是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上半年靠《藏海传》攒下的好势头,到了暑期档后半程全没了:杨洋主演的《凡人修仙传》高开低走,集均播放量不到三千万;
正午阳光出品的《樱桃琥珀》本是 “王炸” 配置,结果因剧情平淡,集均仅 1300 万;尾鱼 IP 改编的《七根心简》和晋江古言《咸鱼》更是悄无声息扑街,最终在 “热播剧数量” 上输给了爱奇艺和腾讯视频。
腾讯视频则是 “从头扑到尾”,堪称最惨平台。云合数据暑期档长剧播放量前十里,腾讯独播剧只占了《扫毒风暴》一部,还是口碑热度都平平的作品;
被押注 “剧王” 的《长安的荔枝》《折腰》全没达到预期,古偶、现实题材双双失灵,整个暑期档都没什么存在感,这种惨淡表现放在往年几乎不可想象。
爱奇艺看似 “领先半步”,实则陷入尴尬。
播放量前十里,《生万物》《朝雪录》《临江仙》三部独播剧撑场面,数量上比另外两家多;可 “热度注水” 的争议让它丢了公信力 —— 观众发现《临江仙》《朝雪录》的热度曲线 “不对劲”,质疑平台刷数据,连 “爱奇艺破万剧” 这个曾经的 “金字招牌” 都没人信了。若不是《生万物》撑着,恐怕连这点 “领先” 都保不住。
更扎心的是,三大平台今年暑期档连一部 “豆瓣 8 分剧” 都拿不出手。
高分剧的缺位,暴露了内容制作上的敷衍 —— 要么靠 IP 和流量 “偷懒”,要么在剧情打磨上 “糊弄”,观众看得越来越清醒,自然不会为 “不合格” 的作品买单。
后暑期档遇冷:观众变挑剔,市场等破局
暑期档结束后,剧集市场更冷了。
《生万物》完结快 10 天,还没新剧能接过它的 “日榜榜首” 位置,大盘播放量从 2.7 亿跌到 1.7 亿,差的就是一部爆款的距离;9 月新上的《十二封信》《目之所及》依旧没水花,古偶扎堆的困境没解决,题材创新又跟不上,整个市场像被按下了 “慢放键”。
说到底,现在的观众早就不 “好骗” 了。
过去靠 “大 IP + 流量演员” 就能收割热度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 ——《锦月如歌》《献鱼》的扑街证明,没有好剧情,再大的 IP 也没用;《生万物》的争议也说明,脱离现实、不尊重观众智商的作品,早晚要被抛弃。
接下来,三大平台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储备剧上:白敬亭主演的《不眠日》玩 “时间循环 + 悬疑”,和当年的《开端》有点像,能不能成要看剧情逻辑;
成毅的《赴山海》靠 “穿书 + 一人三角 + 武侠” 吸睛,有粉丝基础但创作难度大。可这些剧能不能扭转颓势,谁也说不准 —— 毕竟现在的市场,早就不是 “题材新颖就能赢”,最终还得靠内容说话。
这个暑期档像给长视频平台提了个醒:拼 IP、拼流量、拼营销都没用,观众要的是能 “看进去、记得住” 的好故事。如果还是抱着 “敷衍了事” 的心态做剧,别说暑期档,往后的日子恐怕只会更难。
来源:日日有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