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亲死于战乱,母亲改嫁,姑姑和姑父出国经商,自己的老公周肇远突然一天离开,再无音讯,在上海,她举目无亲,而随着公私合营改革的落下,她的工作丢了,还被干出了老宅,只能住进一个阴暗的小阁楼里,可谓是天崩开局。
电视剧《足迹》的第二段故事开启,童谣上线,但她的遭遇,堪称是苦命女主的戏份。
父亲死于战乱,母亲改嫁,姑姑和姑父出国经商,自己的老公周肇远突然一天离开,再无音讯,在上海,她举目无亲,而随着公私合营改革的落下,她的工作丢了,还被干出了老宅,只能住进一个阴暗的小阁楼里,可谓是天崩开局。
可以说为塑造易弋这个角色的苦命形象,我党的基层,也就是杨组长,被写成了一个极端的小人形象,就是那种利用手中权力,尽可能危难他人的形象。
首先,童瑶饰演的易弋,生活是困顿,但困顿不是我党造成的,是林家的经营问题以及战乱造成的。
就拿一个问题来说,易弋不满自己被赶出老宅。
诚然,那个小洋楼的确是林家老宅。
但问题是,这都过去多少年了, 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栋小洋楼不知道更换了多少位主人,这个时候,易弋把老宅当自己家,不想搬走是不合理的,于情于理都不合理。
再者,她没有积蓄,那是因为周肇远为官清廉,所以被赶出老宅后,她只能搬到小阁楼去,日子过得苦,但那只是对她来说的苦,她如今的生活,还是很多底层百姓比不了的。
以上是她苦命的主要根源。
但《足迹》在剧情设定上,给观众一种错觉,易弋的苦难,源自于方主任和杨组长的打压,尤其是杨组长。
杨组长对资本家带着仇恨的态度,就是恨不得手里拿着鞭子,一边抽打资本家,一边发号施令的态度。
他对国民党军官太太出身的易弋,没有好脸色。
加之设定上,还给杨组长设置成为一个关系户,一个救过方主任爱人,一位姓严的首长的命,因此被提拔重用,方主任还一味地袒护杨组长,这让杨组长对易弋上纲上线,抓住一点小毛病就不松手。
搞得易弋很被动,活得很累。
说实话,剧情上,的确有伤痕文学的味道,给人一种,易弋可怜的要命的意味,但看到她想托付小开给陈毅陈市长为自己说说情时,我就知道,这个易弋的确是有小资情调的,是容不得自己受一点委屈的。
她面对的困难是带着历史背景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她的苦痛,有自身问题,有杨组长的问题,不是说单纯受到了杨组长压迫那么简单的。
来源:星仔爱侃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