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队》肖铁林到死都不知道,一根金条买的是自己的命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7 07:25 1

摘要:在电视剧《归队》的最新剧情中,将各个人物命运的转折和他们人性挣扎,展现的淋漓尽致,而肖铁林这个汉奸,这位表面风光无限的警察局局长,到死都不知道,他当初用来收买汤德远的那根金条,最后竟然成了自己的“买命钱”。

在电视剧《归队》的最新剧情中,将各个人物命运的转折和他们人性挣扎,展现的淋漓尽致,而肖铁林这个汉奸,这位表面风光无限的警察局局长,到死都不知道,他当初用来收买汤德远的那根金条,最后竟然成了自己的“买命钱”。

为什么这么说?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以一个全新视角分析,说说个人观点,重新聊聊这一剧情!

其实汤德远这一个角色,可以说是剧中的一张“隐藏王牌”。表面上,他装作为日寇做事,尽职尽责,而且他还被日寇严密监视他的一举一动,看上去就是个彻彻底底的叛徒。

但事实上,他的内心的那份信仰从来没有磨灭过,对家国一直忠诚,没有改变过。他的这种处境,不得不让人想到历史上那些卧薪尝胆的英雄人物,比如《潜伏》中的余则成,表面投靠敌人,为敌所用,实际钱他步步为营,随时做好反击!

剧中的汤德远暗中传递情报、协助老山东逃跑等,都可以看出来,他在不断为抗联做贡献。

再看看他提前安排妻儿前往松林镇的举动,开始以为他是要叛变,所以把妻儿安顿好,后来才知道,他把她们送走,是为了消除后顾之忧,然后自己才能全力心完成接下来的行动。

相比汤德远,我个人认为肖铁林的命运不但充满了讽刺,而且还可悲,一个警察局局长,按理来说,他本应拥有一定权势和地位,原本可以刚刚报效国家,可他却宁愿做日寇手中的一枚棋子,以至于被软禁控制。表面风光无限,实际过着憋屈的日子

他利用职务,走私烟土、搜刮钱财,他似乎很享受以此带来的满足感,在他看来以金钱就是万能的,可以收买一切,当然也包括汤德远的忠诚。

所以他给汤德远的那根金条,在他看来是收买他的工具,他却不知正是这个举动,才将他一步步推向一条不归路。

后面肖铁林由于背叛家国、贪图私利的,导致众叛亲离,最后惨死即使有那么多财富又如何,同样也没能换回他的一条生路。

我们再看看,剧中的田小贵的命运,田小贵被日寇药物控制而沦为奸细,最终以惨死收场。他的命运跟汤德远形成了个对比,汤德远虽身在险境中,却因心中坚守着信念,最终找到了归队之路。

《归队》中最精彩要数“松林镇行动”这一段了,经过老山东的设计,成功的让川野中计,把他引入到了松林镇,并一举歼灭,川野一死,可以说日寇在牡丹江的势力大大减弱,更是为汤德远和老山东后面活捉肖铁林创造了条件。

而汤德远在这次行动中的表现可以说至关重要,他炸毁日寇烟土仓库,声东击西,与老山东里应外合,最终将肖铁林捉拿归案。

其实“大秃子岭”不仅是日寇的军事基地,更是肖铁林保命的筹码。然而,当他把这个秘密说出来那一刻开始,也就意味着他也没啥利用价值了。

日寇不再需要他,甚至要灭了他,而抗联队伍更不可能会接纳一个罪孽深重的汉奸。

对于肖铁林的死,表面上看是日寇所杀,其实是他自己害死自己,当他选择出卖国家那一刻,结果就已经注定。

其实回想细节,当他用金条收买汤德远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的结果。虽然他有恩于汤德远,但这根金条,没有买到汤德远的对他的忠诚,而是成了他自己的买命钱!

电视剧《归队》,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命运的描写,让我们明白,在国家和民族大义面前,个人利益显得如此渺小。

这部电视剧《归队》的成功在于对人性的描写很到位,而在故事情节上,也设计的非常巧妙。

每个人物形象都不是单一,而是复杂的,立体的角色。比如汤德远的“伪叛变”、肖铁林的“自信沦陷”、田小贵的“被迫堕落”,都让剧情更加真实动人。

总的来说,《归队》不仅是一部精彩的电视剧,或许更想通过这部剧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坚守正义与信念,才是真正的“归队”。

来源:影视大哼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