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邪门的是,这十几年里,它愣是从“炮灰”变成了“封神”,评分飙到9.6,成了打仗戏里的霸王。
“走啊,我带你们回家!”
龙文章这句话,16年前让多少电视机前的老爷们儿红了眼眶。
2009年那会儿,《我的团长我的团》播出时,收视率惨淡,评分也就8.3。
可邪门的是,这十几年里,它愣是从“炮灰”变成了“封神”,评分飙到9.6,成了打仗戏里的霸王。
最近炸出个消息,张译的公司安瑞影视,备案了个叫《归向》的剧,12月就开机,明摆着是“团长”的续命丹!
但翻开故事大纲,老剧迷心里都咯噔一下:这哪是拍续集啊,这分明是要把16年前那碗没端稳的饭,重新捧出来!
为啥这么说?
当年康洪雷导演和编剧兰晓龙憋着股劲儿想拍个不一样的打仗戏。
不拍高大全的英雄,专拍一群被碾进泥里的溃兵。
有东北莽汉迷龙,有满口湖南腔的兵痞不辣,还有整天整理军装的酸秀才阿译。
这帮人凑一块儿,怂是真的怂,打起来那股不要命的狠劲儿也是真的扎心。
最扎人的是那句台词:“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命都不要,就要安逸。”
这话像根刺,专扎咱骨子里那点贪图舒服的懒筋。
敌人也没拍成傻子,该强就是强。
这才对味儿!打仗不是过家家,是真要死人的!
可这碗好饭,当年端得差点砸了。
2008年拍的时候,出过两档子要命的事。先是4月,烟火师郭岩现场演示时炸了,人没了。没过半个月,拍“南天门战役”搭的桥塌了,38个群演砸底下,好几个腿都保不住。
赔出去800万!剧组总共才3000万经费。康导硬是咬着牙,在172天里拍完,光分镜头就8万个,比普通剧多几倍!拍摄事故的惨痛代价背后,是创作者对真实战场近乎偏执的追求,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撕开战争华丽的外衣。
等2009年播出,50集的戏愣是砍到43集。康导后来含糊其辞,说剪了些“爱情戏”。可明眼人都知道,剪掉的肉,怕是比这硬核多了。
他亲口承认最大的遗憾,是没拍成“不辣断腿后,讨饭养活一个日本溃兵”的戏。为啥没拍?钱不够?时间紧?还是怕拍了也播不了?只有天知道。
如今张译要填这个坑。《归向》的备案剧情,几乎照着兰晓龙小说的结局扒下来的,当年剧里迷龙带着老婆孩子美滋滋跑路了。
小说里他因为杀了个有后台的逃兵,被自己人清算,龙文章亲手毙了他,为了让他死得有尊严!
龙文章自己呢?剧里成了司机,小说里他在授勋时高喊“别打内战了!继续打鬼子吧!”,结果被当成赤色分子,被迫用一颗臭弹自尽。
孟烦了当了团长,被俘后去劝降阿译。阿译把自己锁屋里,听着《野花闲草逢春生》,一枪崩了自己。断腿的不辣,真就带着那个日本兵讨饭回湖南了。那个踩着弟兄尸体往上爬的虞啸卿,晚年想回禅达找故人,孟烦了躲着不见他,就像当年团长宁死不过他搭的桥。
这些血淋淋的真结局,才是“团长”原本的魂儿!张译演活了“小太爷”孟烦了,如今他带着自己的公司杀回来,想把这魂儿找补回来。
这份十六年不熄的执念,够爷们儿!一个演员能对角色投注如此长久的执念,这份深情在娱乐圈堪称奢侈。
可问题是,十六年过去了,这碗饭,咱现在端得稳吗? 当年拍不成的黑暗结局,如今能见光吗?观众习惯了爽剧大团圆,受得了迷龙被自己人崩了,龙文章死得那么憋屈吗?市场这关能过吗?
张译这次,像是扛着当年那杆破枪,对着16年积攒的遗憾开火。能不能把“团长”的真魂儿打回来?谁也不敢打包票。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真把迷龙、阿译、不辣们那憋屈又血性的结局拍出来,才算真正喊出那句:“我带你们回家!”回那个不掺假的、血泪横流的家。
这坑,张译敢挖,咱就敢盼着!
来源:生活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