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的不敢相信,90年代,在普通家庭年均收入只有5000块的时候,肖亚文竟眼睛都不眨一下,自费20000多块钱,飞法兰克福一趟,找芮小丹办事。
图片来源:相关截图,特别致谢,侵删。
真的不敢相信,90年代,在普通家庭年均收入只有5000块的时候,肖亚文竟眼睛都不眨一下,自费20000多块钱,飞法兰克福一趟,找芮小丹办事。
两人既是大学同学,又是好闺蜜,按说有这层关系在,肖亚文打个电话说一下不就行了。
何必大费周折从北京飞到法兰克福,待几个小时,然后当晚又飞回去。
最近重刷《天道》,才猛然发现,肖亚文是个目的性非常强,又非常“现实”的人。
她去见芮小丹,这需要的不仅仅是魄力,更是超强的认知能力,她的“现实”藏着一个人能否成事的关键。
拜托别人办事,最好亲自去,并给对方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当芮小丹听到肖亚文说只待几个小时就要回北京时,说了句“你疯了,什么事电话里不能说,非要这么折腾”。
是啊,以两人非比寻常的亲密关系,在芮小丹看来,又累又烧钱,肖亚文是个精明的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聪明人办事一点也不墨迹,刚下飞机来不及寒暄,肖亚文就直奔主题,说出缘由。
从肖亚文的做法可以看出,如果你想拜托别人办一件很重要的事,哪怕这人跟你关系很好,你最好也要亲自去。
当面跟对方谈,这是你的诚意,同时也要给出对方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这个理由可以是现成的,也可以制造出来。
比如肖亚文直接飞过去,先是铺垫两人的关系,然后说:我这么折腾一趟,念我来回的路费,你也不好意思拒绝我。
坐飞机是很累人的,肖亚文不但来回折腾,还自费20000块,这不仅让芮小丹无法拒绝,同时也让她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
为了目的,亲力亲为豁得出去,这是肖亚文的现实,也是她的魅力。
“敢于”放下面子、身段,真诚地去夸对方
芮小丹被称为“天国的女儿”,可肖亚文也不差的,书中这样描写她:
“肖亚文长着一张精致得让人无法判断年龄的脸,仿佛一件油画大师呕心沥血的艺术品”。
无法判断年龄,说明肖亚文看起来很年轻,像油画大师的艺术品,说明她五官非常的精致耐看,就像油画一样,越看越好看。
两人是好闺蜜,按理说,那些虚的“阿谀奉承”的话,根本不用说。
可是肖亚文为了能让芮小丹帮自己,先是自费,亲自上门,后又“敢于”放下面子、身段,对着芮小丹狂输“彩虹屁”。
先是夸对方能力强“你办事得体、有分寸、自然,咱们是朋友,你就给我当一回使唤丫头。”
后又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但凡我有一点办法,就不会来找你,最怕和你搅合在一起。
因为跟你一起,我就成了陪衬的绿叶,你看你的脸蛋、身材,简直就是鬼斧神工。”
一通彩虹屁下来,把芮小丹给逗笑了,虽然拍过头了,但芮小丹爱听,值了。
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管什么段位的人,都喜欢听好的,所以不要吝啬夸奖和赞美。
肖亚文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谓是,能想到、能用到的招数全都使出来了,现实至极,但也完成了她此次来的目标。
可以对照下自己,有时候我们为什么办不成事,因为认不清“现实”,因为放不下面子,因为没有全力以赴。
认知,是普通人能否跃迁的“超能力”
肖亚文的目的性很强,也很“现实”但从她拜托芮小丹帮忙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她的认知能力,远远超过普通人。
首先肖亚文非常了解自己,也有自知之明,和丁元英不可能成为朋友,两人不在一个阶层,所以她也不强求,能够说得上话,有根线联着,这就够了。
但这人,在她看来,非常重要。
认识他,就像打开一扇窗户,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让自己思考、觉悟。
这才是肖亚文厉害的地方,别人觉得丁元英没啥,但她却强烈的感应到,丁元英能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认知,是普通人能否跃迁的“超能力”。
当你看待事物的方式、角度不一样,当你能够透过表象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你已经远超普通人一大截。
这也是后来,格律诗被乐圣起诉赔偿600万时,叶晓明觉得是危机,着急地退股。
肖亚文却从中看到机会,并敢于坦诚自己的“现实”,告诉欧阳雪,自己想入股格律诗。
从而抓住机会,从小助理跃迁为董事长。
写在结尾:
肖亚文很“现实”为了自己的目标,可以说是利用身边所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这份“现实”是成事的关键,也是成年人最稀缺的清醒。
敢于为认知买单,最终完成阶层跃迁。
说到底,真正能限制我们的,不是经济的贫穷,而是认知的困顿。
终其一生,我们都是在跟自己的认知能力博弈。
来源:剧观花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