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旋律剧集收视霸屏,真实感成制胜法宝,近期电视剧市场迎来一轮收视热潮,多部主旋律作品占据榜单前列。 2025年9月5日的数据显示,《我们的河山》以2.747%的收视率登顶,紧随其后的是《归队》(2.299%)和《浴血荣光》(1.434%)。 这些剧集凭借扎实的
主旋律剧集收视霸屏,真实感成制胜法宝,近期电视剧市场迎来一轮收视热潮,多部主旋律作品占据榜单前列。 2025年9月5日的数据显示,《我们的河山》以2.747%的收视率登顶,紧随其后的是《归队》(2.299%)和《浴血荣光》(1.434%)。 这些剧集凭借扎实的剧情和真实的历史还原能力,吸引了大量观众。
《我们的河山》聚焦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细致展现了基层工作的细节,如组织生产、减租减息、军事活动等,被观众称为“地道战地雷战式的教学片”。 剧中方言的使用增强了地域真实感,尽管主演陈钰琪部分戏份被指表演生硬,但整体质量仍获认可。
《归队》则通过情感刻画打动观众。 剧中角色鲁长山归家时孩子陌生的目光,深刻反映了战士对家庭的亏欠与家国情怀的取舍。 此外,剧中爱情线如小白马和花儿的感情,在乱世背景下超越了普通爱情定义,成为观众讨论的焦点。《浴血荣光》以革命家庭林家的故事为主线,观众对其安危的担忧贯穿全剧。演员孙维民的表演备受称赞,王仁君饰演的青年教员和陈龙饰演的年轻版总理也获得一定认可。 但观众期待看到更多对教员长征等阶段的塑造。
相比之下,法治题材《以法之名》虽剧情节奏紧凑,台词设计巧妙,但逻辑漏洞明显。 例如殡仪馆烧错尸体、栽赃审讯过程草率等情节,严重影响了剧集的严谨性,导致口碑高开低走。家庭剧《六姊妹》表现不佳,收视率仅0.348%。 剧情被批评为“流水账”,聚焦姐妹轮流谈恋爱,缺乏明确的年代感或女性奋斗主线。 与同期《小巷人家》相比,其节奏和内容深度均显不足。
2025年上半年卫视收视数据进一步印证了现实题材的强势。 《六姊妹》虽以0.586%的平均收视率登顶,但口碑分化明显。 《宿敌》《真心英雄》分别以国安反谍和政法题材占据第二、三名,总收视人次均破亿。 孙俪主演的《乌云之上》和《蛮好的人生》亦跻身前五,延续其市场号召力。
主旋律剧的成功并非偶然。 早期作品如《山海情》《觉醒年代》已验证了真实感与艺术结合的价值。 《山海情》通过方言运用和细节还原,展现了西北地区的贫困与奋斗。 《觉醒年代》则凭借考究的服化道和立体的人物塑造,让历史故事生动可感。
当前热播剧延续了这一思路。 《我们的河山》中游击队员啃生地瓜、日军踩碎婴儿摇篮的场景,让观众直呼“比爽文更爽”。 《生万物》中杨幂灰头土脸演农妇,收视峰值冲至4.3%,尽管后期剧情波动,但“土腥味”的真实感获观众宽容。
观众审美的变化也推动市场转型。 轻量级古装剧如《锦月如歌》收视仅0.2%,魔改剧情和扁平化角色难以吸引观众。 而《雁回时》虽漏洞较多,但女主砍渣爹等情感爆发戏仍能引发社交媒体热议。
短剧市场的火热从侧面反映用户需求。 王小亿主演的《驯野》播放量破10亿,姐弟恋题材因“现实感”获得认可。 宫斗短剧《胭脂刃》模仿《甄嬛传》等长剧元素,但持久力不足。 李柯以成为“带剧女王”,其作品《夫人她专治不服》播放量破20亿,修仙题材结合现代背景持续吸睛。
总体而言,电视剧市场仍由优质主旋律作品主导,真实感与情感共鸣成为收视保证。 而逻辑硬伤或内容空洞的剧集,即便有明星加持,也难以留住观众。
来源:霏霏推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