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圈里都说短剧是快枪手,看的是速度和节奏,可现在一水儿都搞出“定档”架势,想冒充电视剧的排面。
短剧现在也讲究仪式感?
官宣、定档、物料横飞,就差没搞个发布会直播了。
是不是还得来个倒计时?
九月短剧市场谁是真爆,谁只是买热搜冲一波流量?
圈里都说短剧是快枪手,看的是速度和节奏,可现在一水儿都搞出“定档”架势,想冒充电视剧的排面。
但观众买账吗?
还是只是平台怕掉队,先把气氛卷起来?
先咱掰着手指头,按定档顺序撸一遍。
你看爆点你选瓜,不香算我输。
先来一个冷门题材——《蛊惑》。
是不是以为苗疆蛊术只能在古偶剧里打酱油?
气氛组这次真冲锋上阵了。
吴添豪、岳雨婷。
一个腹黑私生子。
一个蛊术大祭司。
真假难辨,拉扯得像高阶版的《东宫》。
今儿不是为了谈恋爱,而是斗法+斗心,外带一口气咬牙的宿命感。
银饰、赤脚、骨铃、蛊阵。
狐妖小红娘看惯了,这回鸡血兑毒药,爱得比谁都撕裂。
台媒都有爆料,说这俩演员压根没亲近过,戏里玩疯狗互斗,戏外几乎零交集。
是为了制造氛围?还是背后有隐情?谁信谁傻。
但物料一出,想装不在意都不行。
慢着,短剧还想“媲美”正剧?
群众不爱俗套咯。
不过你以为就这?
下面一个,青春校园——《像烟花一样灿烂》。
名不虚传,这名起得比国产偶像结构还套娃。
张翅、余茵。
四大流量,群像配置,没啥创新?
且慢!
穿越、亲情、成长,一个不落。
重点:
双主男主+女主。
非要说没“三角恋”,实际是变着花样来,主打反套路。
我倒想问一句,流量聚齐,剧情能不能撑住?
业内一阵窃笑:你说顶流,观众说无感。
台前后台一票人转发宣传,难不成就能把热搜买回牵挂?
但粉丝轮番发弹幕,隔着屏幕都能闻到荷尔蒙味。
情绪递进够烈,能不能撑几个破圈梗?咱们拭目以待。
再来一个更狠的。
《无药而愈》。
听名字——国剧版“Melancholia”?
结果一查,全员疯批。
林子琳+张翅。
女心理医生+病娇男弟。
情感纠缠、狗血拉满。
别说观众,制作组自己都怕越界。
女主本来就不想搞暧昧,偏偏男主婚礼当天搞绑架,这狗血程度,台词都差点飙车。
业内八卦:演员拍这戏前签生死状,流量小生怕黑红,女主怕得没粉保底。
到底能不能播,全看审核那一刀。
但情绪张力摆在那,哪怕删成小短片,都能让弹幕炸掉。
只要敢放出来,就是年度话题。
不信?赌一把。
最后一个,《盛夏芬德拉》。
港风质感、小众审美,玩的是原班人马重聚——
前作《深情诱引》番外。
谁不知道,番外向来是糊剧自救良药?
刘萧旭、郭宇欣,年上叔侄恋。
港风运镜,成熟男主X大小姐,成年人的爱情,永远比青春校园更有撕扯感。
业内传这剧本压了两年,主创团队盯到掉头发,就是为了等审查松一松?
结果,刚定档粉丝一早守直播间,弹幕直接刷爆。
甚至有爆料说后续还有上头番外,流量密码就吃这口。
可惜,主角本身没啥热度,播完大家还记得谁?
悬着。
你发现没有?
四部短剧,定档扎堆。
有古装奇幻,有灰暗心理,有成年欲望,外带青春荷尔蒙。
题材多元,口号喊响。
但真能打的有几个?
业内心知肚明——
卷物料、比粉丝、押卡司。
套路其实没啥新鲜感,观众又不是傻子。
你敢玩“定档”刺激,那热度、剧情、口碑就都别掉链子。
爆不爆,真不是一张海报能决定的事。
但话又说回来,短剧真的适合走“电视剧套路”吗?
天天玩定档,难不成下回发剧照还得预约粉丝见面?
流量为王的黄金时代,其实也是内容内卷的修罗场。
你说《蛊惑》会不会扑?
《盛夏芬德拉》能爆吗?
观众还需要一部解压校园吗?
还是大家都在等那个最狗血、最刺激的“坏结局”?
是新瓶装旧酒,还是别有用心?
网友评论炸翻天。
有人高喊:这就是国产爽文派对。
也有人砸锅:一堆买热搜糊剧,短剧也膨胀了?
更有八卦小号提前爆料:短剧一定会用真假拉锯吸粉,剧情狗血三分靠拍,七分靠营销,敢不敢承认?
舆论缠绕,风向多变。
现在定档,不过是短剧市场的开胃菜。
后面真打起来,谁输谁赢谁管?
赢了有无二季,扑了就全网下架,圈内早就见怪不怪了。
你期待谁爆?
还是等着看谁先塌?
又或者觉得现在短剧“定档”这事,是不是有点装?
留言告诉我——
你心里,可有你的那一盘瓜?
来源:高夫人听音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