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万物》播完了,我还沉浸在黄土坡那些人和事里呢。官方突然发布了一个【角色热度排名榜单】,好家伙,网上直接就炸开锅了!为啥?因为榜单上,几乎所有第一名,都被演配角“银子”的蓝盈莹给占了。我第一眼看到也懵了:杨幂演的女主角宁绣绣呢?排哪去了?还有那些演得特别好的
《生万物》播完了,我还沉浸在黄土坡那些人和事里呢。官方突然发布了一个【角色热度排名榜单】,好家伙,网上直接就炸开锅了!为啥?因为榜单上,几乎所有第一名,都被演配角“银子”的蓝盈莹给占了。我第一眼看到也懵了:杨幂演的女主角宁绣绣呢?排哪去了?还有那些演得特别好的老戏骨们,怎么在榜单上连影子都找不着?这榜单排得,确实让人觉得有点邪乎。
1. 银子这个角色,确实让人忘不了。
就说我在剧里看到的那一幕吧:黄土坡的灶台边上,蓝盈莹演的银子缩在那儿搓玉米。指甲缝里全是黑泥,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就是咬着嘴唇不敢哭出声。就这么一段儿,一句台词没有,但那个劲儿,看得人心里特别拧巴。后来一看,#银子破碎感# 还真上了热搜前排,网上讨论得特别热。想想以前看蓝盈莹的戏,《甄嬛传》里的浣碧,《精英律师》里的戴曦,她在配角身上总能琢磨出点特别的东西,让小角色特别真实、特别活泛。网上有种说法挺有意思,说“她演的角色像糙米,刚吃拉嗓子,越嚼越有味儿!”可能就是因为她演的这个“银子”真住进不少人心里了,所以后来榜单一出问题,网上才有很多人为她说话。
2. 那个榜单,很快就有人说“不对劲”。
问题就出在榜单那句话上——“银子热度甩开第二名一大截,稳坐第一”。结果呢,马上就有人(比如那个挺有名的剧评号@追剧bot)贴出了数据:女主角宁绣绣相关话题阅读量都冲到18亿了,银子的相关话题才5亿左右。这“断层第一”是怎么算出来的?大家看了一头雾水。蓝盈莹的工作室动作倒是快,大概俩小时吧,就把榜单排名更正了,也道歉了,说是“统计计算错误”。可惜啊,“抢功”、“吃相难看”这些话在网上早就传开了,想收都收不住。
这事儿给我的感觉就是,现在网上啊,一点火星子就能燎原。榜单数据稍微出点岔子——甭管是技术错误还是别的——立刻就有人往深里想,甚至直接扣帽子。跟上周那个歌手新歌数据闹乌龙的情形特别像。表面看是榜单排名错了,但根子上,感觉是大家对“热度到底怎么算的”、“这些数据有多少水分”,早就充满了疑问和不信任了。
3. 热度背后,大家到底在争什么?
后来在豆瓣上看到一个评论,觉得挺戳心窝子的,大意是说:“那些嚷嚷数据作假的人里头,究竟有多少是真关心数据准不准?又有多少是只想找个由头发泄或者踩人一脚?”这话让我停下来想了想。确实,网上经常有这种事:某明星因为一个舞台失误被全网嘲,结果几个月后纪录片放出她打着封闭排练的画面,舆论又反转了;或者某个作家被指抄袭,闹得沸沸扬扬,最后法院判了是原创……我们是不是有时候太着急下结论了?看到点苗头,手指头就忍不住敲键盘“审判”了。
《生万物》的导演后来接受采访时说了句话,我觉得挺有道理,他说,“好作品是大家伙儿一起完成的成果,就像一串项链,由很多珠子组成。如果只盯着其中一颗珠子使劲看,反而看不清整串项链的光彩。”这话挺值得琢磨的。
这事儿闹了一阵子。蓝盈莹演银子的那些戏,确实是打动了不少人,演得好是实实在在的。一场数据乌龙,应该遮不住这个。至于我们这些看剧的观众,情绪来得快,有时候也得提醒自己稍微等等,让信息飞一会儿。就像《生万物》里传递的那股劲儿,银子在饥荒年月里被踩进泥里,像麦子一样,可来年春天,照样能迎着风长起来。时间长了,真的东西总会露出来。这剧的名字叫《生万物》,剧里剧外的风波,多少也沾点这意思吧。
来源:开开心心,顺顺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