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还记得《莲花楼》吗? 这部剧收官两年后,居然还能在2025年暑期档的风云榜上杀回前二,各大卫视进行了二轮、三轮排播,形成了“电视台+长视频平台”的双重长尾效应。它的总播放量逼近85亿,均集播放量大约8200万,惊人的是,热播期结束后播放量还硬生生涨了2845万
还记得《莲花楼》吗? 这部剧收官两年后,居然还能在2025年暑期档的风云榜上杀回前二,各大卫视进行了二轮、三轮排播,形成了“电视台+长视频平台”的双重长尾效应。它的总播放量逼近85亿,均集播放量大约8200万,惊人的是,热播期结束后播放量还硬生生涨了2845万。 2025年7月,爱奇艺平台对《莲花楼》进行限免观看,它再次回到了全网连续剧有效播放霸屏榜的前十名。
《莲花楼》能持续吸引观众,成毅的角色塑造功不可没。 他饰演的李相夷是叱咤武林、满腔意气的神话人物,李莲花则是失意退隐、以病弱示人的江湖游医。 成毅将这两种状态演绎得极有层次感,眼神、姿态、语气都截然不同,让观众一眼就能分辨。这种“双面人生”的设定本身就充满吸引力,许多观众为此二刷、三刷,反复品味表演中的细节和人物情感厚度。
除了演员的表演,《莲花楼》的剧情设计也很有特点。 它采用了“单元探案+人物成长”的模式,用一件件小案件和其中的推理反转来推动叙事,每个案子都折射出人性,既有江湖的残酷,也有隐忍的温情。 这样的叙事结构每一集都有独立看点,又能在整体线索中串联起来,非常适合观众追更和复盘。
在制作上,《莲花楼》避免了武侠剧容易出现的服化道廉价和打戏套路化问题。它的美术细节不花哨,动作戏也并非单纯的招式展示,是嵌入剧情,每一次打斗都带着情绪的转折。 例如李莲花与方多病的打戏,不仅是切磋,是人物关系的递进,观众既能看打得漂亮,又能看懂打背后的情绪。
如今,成毅带着新作《赴山海》而来,人们自然关心它能否复制《莲花楼》的长尾奇迹。 《赴山海》改编自温瑞安的《神州奇侠》,在武侠小说圈,温瑞安常被称为“第三极”,《神州奇侠》甚至被人称为武侠的集大成之作,这为剧集带来了经典的光环。
《赴山海》的故事设定颇具创新,它让现代社畜肖明明穿越进小说世界,成为少侠萧秋水,并与反派李沉舟纠缠。 这种“穿书”设定像给武侠剧加了层“二次元滤镜”,旨在让当代观众,尤其是年轻用户能从一个现代人的视角看江湖,增强代入感。 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好,容易让观众觉得“穿越感太重,武侠味太轻”,甚至可能破坏原著中的侠义气质。
对成毅而言,这次的表演挑战更大。 他在《莲花楼》中成功驾驭了双重身份,这次在《赴山海》中则要“一人分饰三角”。 现代社畜肖明明是个狡黠的小人物,少侠萧秋水是赤子心的代表,反派李沉舟需要演出眼神里的狠劲。 预告片里,成毅通过眼神的微妙切换将三个身份区分清楚,这种表演若在正片中持续稳定发挥,很可能成为全网热议的焦点。
《赴山海》的幕后阵容也被看好。 动作导演林峰曾是《长津湖》的动作指导,这让人期待它的武侠动作场面不会落入廉价套路。 张智霖、吕颂贤等资深武侠面孔的加盟,前者是《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后者是《笑傲江湖》的令狐冲,他们的出现本身就能唤起一代观众的武侠记忆。
《赴山海》的播出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其播出档期“一拖再拖”,原本传闻4月上线,后来推到5月,最后才是网传的9月11日。 同时,错过了暑期档这个观众最活跃的时段,在9月上线将面临开学季和主旋律档期的竞争,观众的注意力会被分流。
来源:小云云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