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郭老师此次想利用市井幽默解构武侠,将相声的说学逗唱融入江湖叙事,借此开辟武侠喜剧新赛道。
听说郭德纲老师最近又亲自操刀开始拍网剧了?
改编自现象级国漫的《绝顶富贵》,原作以无厘头江湖为故事背景展开...
郭老师此次想利用市井幽默解构武侠,将相声的说学逗唱融入江湖叙事,借此开辟武侠喜剧新赛道。
该剧演员阵容可谓德云浓度超标...
岳云鹏领衔男主,延续小人物逆袭的喜剧路线。
另有德云男团集体刷脸,王九龙、阎鹤祥、孔云龙、秦霄贤、周九良、张九南等主力加盟...
对于德云社“团建式”选角,不知各位看官是否期待?
而女主方面,则是由 刘玮婷 、 许诗悦,作为本片颜值担当。
《绝顶富贵》这部短剧目前已开机...
动漫真人化,郭老师执导,德云社主演,定位武侠喜剧,各位,你们觉得怎么样?
据说该剧会上线优酷平台,还被定为了S+级,可见优酷对此项目的重视...
对于优爱腾三大网播平台来说,喜剧垂类一直都是抢占流量的重要渠道。
爱奇艺有《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而腾讯视频专做开心麻花,优酷急需德云社IP来破局...
相声文化与武侠类型结合,算是一次基因重组,若是成功了,或许能够开创市井武侠新流派。
但要失败了,郭老师会在自己的烂片宇宙名单上再添一笔,而这也正是许多网友担心之处...
关键胜负手在于郭德纲能否以导演身份克制自我表达欲,将德云社的舞台魅力转化为影视感染力?
这就像在煮一锅饭,火候过了成浆糊,火候不到,那就夹生了。
之前的《祖宗十九代》就是最好例子...
《祖宗十九代》上映于2018年...
是郭德纲自证导演能力的翻身之作,最终却以豆瓣4.2分,档期垫底的成绩惨淡收场。
从《三笑之才子佳人》到《祖宗十九代》所有影视作品均分不足4.5,自从德云社踏入影视圈,好像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现象,只要挂上德云标签,则难逃口碑黑洞反噬,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就拿《祖宗十九代》为例...
叙事结构乃是致命伤之一,影片将主线拆解为多个穿越段落,每个故事独立成章,互无关联。
剧情被割裂成拼盘方式,这种结构源于相声的段子合集模式,我们可以拿《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的编年体叙事作为参考,但电影需要角色成长弧光与情节递进,碎片化叙事直接瓦解了故事张力。
第二方面就是镜头语言的贫瘠,整部片子笑点多是依赖演员夸张表情和台词梗堆砌。
相声包袱靠语言节奏,而电影幽默需借镜头调度,蒙太奇反差来制造笑料或冲突...
速成剧本的先天缺陷,暴露了郭老师的掌镜水准,导致笑点只能停留在舞台滑稽戏层面。
第三点,吴京、王宝强等33位明星入驻,表面看演员阵容强大,实则只是人脸背景板...
平均出场不足3分钟,这种数星星,走马灯的过场方式,对于剧情推进毫无助力,况且这都是香港贺岁片玩剩下的东西,更无新鲜创意可言。
相声追求即时笑料,电影需要情感共鸣。
当观众发现影片仅是加长版相声,口碑反噬也就不可避免了。
第四点,相声跨行拍影视所产生的信任危机仍在蔓延,此前《欢乐喜剧人》《相声大电影之我要幸福》评分一路走低,已让德云电影成为烂片代名词,观众形成条件反射式抵触。
即便《祖宗十九代》稍有进步,仍难逃烂片标签,相声舞台感过重,镜头语言粗糙,剧情沦为段子拼贴等症结纷纷显露,拍的越多,看着越失望,刻板印象生成,想要摘掉自然不易。
艺术跨界需要破壁而非套壳,德云社涉足影视圈的困境在于用相声的斧子砍电影的树。
相声是语言艺术,重在说透一件事儿,电影是视听综合,需演活一个人...
所以这次《绝顶富贵》若真想破局,还需用匠人精神取代流量思维,如果再用之前德云社流量反哺影视,再用影视捧新人反哺剧场,观众们怕是不肯买账了,毕竟这么多年,大家伙儿也都看透了。
就像有名的天津煎饼,一套配方摊遍全国,嚼多了,它也硌牙啊...
希望吧,希望郭老师执导的《绝顶富贵》能给我们带来一些不一样的视听感受,也让我们尝尝不一样的味道,那烂片帽子,该摘就摘了吧。
来源:电影大菠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