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归队》从普通抗联战士的视角切入,再现东北抗联历经十四载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峥嵘岁月。剧中以东北抗联一支失联小队在日军凶残“围剿”下重新集结为主线,通过排长鲁长山、班长汤德远等人的视角,展现劳工营、土匪窝及成员失散后的不同人生轨迹,全视角呈现东北沦陷后,中国人奋起
文|张莹
正在播出的《归队》是今年抗战题材电视剧的优秀之作,因题材新颖、多线叙事被观众喜爱。
《归队》从普通抗联战士的视角切入,再现东北抗联历经十四载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峥嵘岁月。剧中以东北抗联一支失联小队在日军凶残“围剿”下重新集结为主线,通过排长鲁长山、班长汤德远等人的视角,展现劳工营、土匪窝及成员失散后的不同人生轨迹,全视角呈现东北沦陷后,中国人奋起抵抗、不怕牺牲,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精神。
这部剧是著名编剧高满堂的又一部力作,叙事巧妙是《归队》的最大特色。被打散的抗联小分队,构成了多线叙事的精彩故事:从深山老林,到淘金营、参帮、并屯的村子、劳工营、土匪寨、松林,每一条线各有不同,这样的叙事丰富饱满,抗联战士的群像刻画更加立体。
高满堂早在《闯关东》创作期间,就采访过30多位抗联老战士,积累一手史料。剧中的“八棵松之约”,就源于老战士的真实口述,而这个情节让观众深刻感受到那个年代大松树成为信息的载体,而这棵大树也成为艰难“归队”的见证;剧集的开头,胡军饰演的老山东在林海雪原中极度饥饿,捡拾动物粪便用雪搓洗后,找寻能吃的食物,还有他在逃出参帮后,从熊啃剩的玉米棒子上抠下几粒冻玉米粒,放在嘴里含化再咽,监视器后的高满堂哽咽:“这是我们采风时了解到的真实的故事。”
多线叙事不仅让观众看到东北大地的众生图,这巧妙的叙事构造,又有着历史的厚重感,让剧情引人入胜。比如具有东北特色的参帮,老山东和田小贵为了混出封锁线,跟着挖参人钻进老林,七品叶参王刚出土,参帮瞬间变修罗场:干粮被叛徒投毒,老把头遭匕首封喉,哑巴趁夜偷走参王,这或明或暗的“夺参”戏,增加了这部剧的戏剧张力;另一条艰苦的叙事线来自李乃文饰演的汤德远,他在雪原的“孤狼之战”可谓整部剧最吸引人的场面之一。
一部优秀的剧目,离不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可以说,《归队》不仅塑造了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杀敌的群像,还以性格各异的一个个支线人物,让观众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胡军饰演的老山东,既是抗联排长,也是普通人家的儿子和父亲。他一如既往的硬汉形象,在跟着他的兄弟们面前有领导魄力,也有老大哥的温情。当他死里逃生回到家里,看到被日本鬼子砍断腿的儿子,一方面内心愧疚,给儿子做了假肢,一方面更坚定了打鬼子的信念。他在说服老驴子抗日时,又细致又有心计:“你说咱日子过得好好的,不招人不惹事的,这是做啥呢?家里来外人了,还想着脱鞋上炕当家作主呢,咱要是不答应吧,他还连打带骂,急了眼还要咱命呢。”这样生动的台词,为剧情发展埋下伏笔。
蒋欣饰演的大阔枝,是这部男人剧中的一大亮点。她表面是风情万种的老板娘,实际上是传递情报的地下工作者,作为松林镇夜来好酒馆的掌柜,她既要应付各路来客,又要暗中帮助抗联战士。
《归队》中蒋欣的出场让人眼前一亮,红绸子上衣、精致的脸庞,与金把头和当地庞四爷的几番对话,角色的阅历瞬间展露。面对金把头和泥鳅这样的恶人时,她撑着伞出场,那股子不好惹的劲头扑面而来。肩膀上那股子“懒得理你”的劲儿,比任何台词都有说服力。但当发现“尸体”其实活着时,她被拽住手臂时哆嗦了一下,却立马定住神,开始想着怎么救下假死的高云虎,把有勇有谋具象化了。当金把头要强闯她的闺房搜人,她以身护门,骨子里透着点刚烈劲儿。
蒋欣对她救下来的抗联战士高云虎暗生情愫,让这部剧有了温柔的元素,这归功于蒋欣把大阔枝那种“柔里带刚”的特质演得十分深刻。
这部剧聚集了诸多优秀演员,李乃文、林永健、艾丽娅、倪大红、刘佩琦、李洪涛等很多熟面孔,还有很多新生代演员。《归队》以多线叙述来呈现历史的复杂性,戏剧张力有很大突破,加之精湛的群像塑造,让该剧成为今年暑期档优秀的剧集之一。
来源:齐鲁晚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