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电视里说是女将军,结果一出场,不管是哪部剧,什么山河枕、锦月如歌也好,女主都清一色“白幼瘦”,气质精致得跟去拍时尚杂志似的。这风怎么就刮到军旅题材上了?每次预告新剧说要出“25年女将军101”,大家都在等那种气场强大、能打能扛的女英雄,结果一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电视里说是女将军,结果一出场,不管是哪部剧,什么山河枕、锦月如歌也好,女主都清一色“白幼瘦”,气质精致得跟去拍时尚杂志似的。这风怎么就刮到军旅题材上了?每次预告新剧说要出“25年女将军101”,大家都在等那种气场强大、能打能扛的女英雄,结果一看宋茜、宋轶、周也……全都美是美,谁也没那个“女将军”劲。你说她们军装好像贴身定做,抱拳都像在参加选美。更离谱的是,有人还觉得她们像美女间谍,别说拉弓了,看着都担心她们拿不了枪。
其实要找让人信服、有带队气质的女将军,现在还得翻老剧。想当初李若彤演杨八妹也是骨架不算大,可那种昂首挺胸、眼神坚定,你一下就觉得:这姑娘能带兵打仗。不是光看外表,而是她整个人透着一股劲儿,那叫气场。反观现在的小花,一个个皮肤磨得比奶油还细腻,妆容干净得像刚出浴室。看起来养尊处优,常年练武的力量感是压根没有。你翻看《穆桂英挂帅》、还有杨门女将的那些嫂嫂和佘太君,全员站着都有范儿,训练时干脆利落,出征的时候士气高涨,谁会怀疑她们不是巾帼英雄?
说实话,这种“健康”“坚毅”的精神面貌才是女将军的核心竞争力,比骨架大小、腰围粗细重要多了。比如明末秦良玉,官方记载身高186厘米,体重190斤,都能带兵打仗到70岁,这才是真·军人,本来没必要找篮球运动员演戏,至少不能像现在一样弱不禁风吧?打戏方面,老剧演员真敢拼,李若彤当年采访时候都“控诉”杨八妹太能打,自己头一个月就是在片场练武,她连结婚戏都穿铠甲,盛夏热得要死,剧组只想展现女将的“武者”身份。苗圃演穆桂英,“马背作战”“武艺高超”,剧里没有慢动作、剪辑也少乱七八糟,但是观众还嫌打得慢,套路不够丰富。苗圃自己说过,因为摔伤了不少动作做不到位。其实,这版当时被骂挺惨,觉得穆桂英成了野丫头、傻大姐,还加了一堆狗血婆媳戏,拖拉三十集,九集才挂帅——但你回头看,剧里各种巧思,比如插科打诨、民间艺术、山歌小曲、对阵泼辣椒,哪点不像生活里真的军营?武官有狠劲,比现在“嘴炮”式角色真实多了。
再看杨门女将,群像戏,每个女性都有性格。佘太君郑佩佩那版,一出场就训女主“不练内功,光逞能没用”。她老公和儿子都战死沙场,这人物设定悲壮又强悍,忠义两难、冷静沉着,没一点现在剧里的“降智”操作。还有穆桂英,成长主线很清楚:从敢爱敢恨的山寨大小姐,到挂帅出征、临危不惧的大将,走的不是财富权力流,而是心性磨练和自我超越。穆桂英挂帅是为了百姓,不是为了皇权,《穆桂英挂帅》片头曲都唱“不跪皇帝”,桀骜不羁写在脸上,爆赞。收复城池后还会写信给敌方希望以后别再打仗,为了百姓着想,也照顾到辽国那边能制衡邻邦,这格局一下子拉满。
说到大战、排兵布阵,现在剧怕是拍不出来了。老剧还有沙盘演练,没见血但硝烟弥漫,场面气势直接拉满。穆桂英怀孕了照样镇定指挥,实打实的大将风范。武艺之外,更难的是计谋。《杨门女将》里,杨八妹和穆桂英比武,先研究刀法枪法套路,到了比赛当天穆桂英用剑以短克长,还用激将法搞乱对方心态。比赛不是只有武艺,还要靠脑子。佘太君总结得好,技法、心法都要比,比武也不是蛮干。
这些老剧,女主人物成长有恋爱元素但不降智、事业和个性并存。杨八妹一开始莽撞,后来经历生死之痛,懂得化悲痛为不屈,成了撑家的主心骨。穆桂英也是从野丫头变成英雌,带兵打仗有格局,关键时刻不为个人仇恨,全部心思都放在家国。小时候看这些剧,分得清什么是真女英雄,现在翻新剧,常常气得人无语。你觉得未来女将军还能拍出老剧那种劲头吗?前面的剧情,全靠演员自己硬撑,难怪老剧迷越来越失望。
来源:华艺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