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清宫剧《如懿传》的世界里,后宫嫔妃们为了争宠,各有各的“法宝”,金玉妍便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她日常用煮过的红参水浸洗头发,以保养出满宫里最好的头发。这看似寻常的保养之举,实则蕴含着令人咋舌的奢侈程度,若结合清朝红参的价格与历史价值来看,更能体会其背后的“
在清宫剧《如懿传》的世界里,后宫嫔妃们为了争宠,各有各的“法宝”,金玉妍便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她日常用煮过的红参水浸洗头发,以保养出满宫里最好的头发。这看似寻常的保养之举,实则蕴含着令人咋舌的奢侈程度,若结合清朝红参的价格与历史价值来看,更能体会其背后的“天价”意味。
清朝时,红参价格极为高昂,且与白银紧密挂钩。据《朝鲜李朝实录》等史料记载,在17 - 18世纪,最好的朝鲜红参在中国市场上,一斤常常能值银十五两至二十两,甚至更高。为了更直观地感受这个价格的夸张程度,我们可以结合清朝中期(乾隆年间)的物价来对比。当时,一个七品知县(县长)的年俸禄是45两白银,一亩良田的价格大约在5 - 10两白银,一斤(16两制)上等猪肉大约需要0.05两白银。这就意味着,一个县官一年的工资,可能只够买2 - 3斤优质红参。而一斤红参的价值,相当于几百斤猪肉或者几亩良田,普通百姓根本不可能消费得起。
红参的价格差异还因品质与等级而巨大。朝鲜红参根据外形、重量、色泽分为“天、地、人、翁”等多个等级,“天字参”是极品,价格可能是“人字参”的数十倍。此外,中国东北产的“辽东参”(野山参)价值同样不菲,但当时加工技术以朝鲜的“红参”为尊。
如此昂贵的红参,在当时的东亚贸易中,还由于价值稳定且高昂,某种程度上扮演了国际硬通货的角色,类似于今天的黄金,被用来交换中国的丝绸、瓷器、书籍等商品。普通等级的红参一斤可能需要数两至十数两白银;最顶级的贡品级红参(如“天字参”)一斤价格可达数十两甚至上百两白银,完全堪比黄金。它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皇室贡品、顶级药材和财富的象征,其价格远超普通人的生活水平。
再看《如懿传》里,金玉妍每日用煮过的红参水浸洗头发。要知道,红参本身就价格高昂,用于浸洗头发,必然需要耗费大量红参。且不说煮红参水所需红参的量,单是长期用红参水保养头发,这背后的花费累积起来,简直是天文数字。
剧中也有情节侧面体现红参的珍贵,比如有提及加倍进贡人参等物品,供后宫上下打点所用。红参作为贡品,本就数量有限且价值极高,金玉妍却能将其用于日常头发保养,足见其奢侈程度。
当金玉妍失势,病得虚透,头发也失去了往日用红参水浸洗时的油光水滑,变得如毛刺、秋日枯草般毫无生气,这一变化也从侧面反衬出,红参水浸洗对她头发保养的重要性,进一步说明她此前用红参保养头发是何等的奢侈,毕竟在红参“天价”且珍贵的清朝,这绝非普通妃嫔能轻易做到的。
来源:翠玉珠宝信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