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亮剑》电视剧,晋绥军358团团长“云飞兄”楚云飞,刚出场时候,备注的是“黄埔五期”,在李云龙击溃坂田联队击毙坂田联队长后,和他的参谋长在聊李云龙,有个台词“黄埔前五期肯定没这个人”。
《亮剑》电视剧,晋绥军358团团长“云飞兄”楚云飞,刚出场时候,备注的是“黄埔五期”,在李云龙击溃坂田联队击毙坂田联队长后,和他的参谋长在聊李云龙,有个台词“黄埔前五期肯定没这个人”。
为什么小说作者给楚云飞排了个黄埔五期而不是其他期?因为黄埔前五期和其他期还真有点不一样。具体哪里不同,我们看看黄埔前时期的入学时间。
第一期:1924年5月至1924年11月,约6个月,最早入伍,学制极短,因为革命急需要军事人才,黄埔一期基本上就是战火中打怪升级成长起来的。
第二期:1924年8月至1925年9月,约1年,学制稍长,但因为东征需要,提前毕业。
第三期:1924年12月至1926年1月,约1年,入学时间跨度大,在校学习大概一年时间。
第四期:1926年1月至1926年10月,约9个月,因为北伐急需,提前毕业。
第五期:1926年3月、11月至1927年8月,约1年半,分两批入学,期间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毕业典礼在南京举行。
第六期:1926年10月至1929年5月,约2年半,入学和毕业过程极其混乱,因北伐和迁校,学习过程多次被打乱。
第七期:1927年底至1929年12月,约2年,分为广州(黄埔)和南京(中央军校)两校同时招生和毕业。
第八期:1930年5月至1933年5月,整3年,学制首次正规化并稳定为三年,是黄埔军校的重要转折点。
第九期:1931年3月至1934年5月,整3年,学制稳定。
第十期:1933年7月至1936年6月,约3年,抗战前最后一批毕业生。
从黄埔前十期的学习时间和毕业时间就不难发现,为什么作者要给晋绥军的楚云飞安上个“黄埔五期”毕业的名头,其实,就是从侧面反映,抗日战争是全民族合作抗战,两党、大小军阀甚至谢宝庆他们这样的土匪。
黄埔军校,诞生在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是共同开办的军校,全国的热血青年都被送到这里学习,“大革命”,这个词对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来说,不管后来是在哪一边,想起来都热血沸腾。
黄埔五期,是经历了两党分裂的全过程,给楚云飞安上这个名头,以及他那句“可以和魔鬼合作”的名言,反映了从大革命开始到抗战到解放战争,两党“合作--分裂--合作--分裂”的复杂历程。
来源:行者无疆~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