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队》森田三郎口中被美化的“镜泊学园事件”,背后真相是什么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4 16:25 2

摘要:可当森田三郎与以“镜泊学园事件”幸存者之姿与他的学生谈及这段过往时,当森田三郎以一个日本军人的身份讲述这段过往时,他口中的“镜泊学园事件”或许不该是“镜泊学院被暴徒围困”,他的学生更不该说出“很多赶来救援的老师,都在那次事件中捐躯”。

即便是离我们再近的历史,总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有意或无意粉饰或抹黑。

当《归队》已经来到第22集之后,当《归队》的故事几乎已经进入大结局之时,这个算得上全剧最大的反派森田三郎才正式登场。

至此,《归队》由前半段战场上的正面交锋,正式转入类似于谍战剧的地下攻防。

可当森田三郎与以“镜泊学园事件”幸存者之姿与他的学生谈及这段过往时,当森田三郎以一个日本军人的身份讲述这段过往时,他口中的“镜泊学园事件”或许不该是“镜泊学院被暴徒围困”,他的学生更不该说出“很多赶来救援的老师,都在那次事件中捐躯”。

也许是森田三郎与背后这个所谓的学生言语不详,也许是因为这段奇怪的对话不免让人猜疑他们二人口中所谓“暴徒”,会不会就是《归队》故事中最重要的主角“抗联战士”。

于是根据“镜泊学院”这个关键字,我查阅了由萨苏所著的《最漫长的抵抗》一书,这是一部副标题为《从日方史料解读东北抗战十四年》的军事历史类纪实作品,一部可以从中找到“镜泊学院”这个在抗战历史鲜为人知名字的图书。

《归队》中森田三郎所谓的“镜泊学院被暴徒围困”,通过《最漫长的抵抗》的解读,有了“击毙教育长饿疯日本兵——日本人眼里的镜泊学院围攻战”这样一个篇章。

作者通过对日本开拓团团员回忆文集《啊,满洲》的详细解读,通过两国对这段鲜为人知历史官方通报的比对,有了一些笔者阅读过后理解与分析出来的历史可能与真相。

所谓的“镜泊学院”,是一所仅仅存在了两年(1933年-1935年)时间的学校。

第一届入学的大约二百名学生,都是先在东京的“国士馆高等殖民学校”等几所学校接受几个月前期教育之后,才被派往位于东北的“镜泊学”进行下一步教学工作的,最终在经历了“镜泊学院围攻战”后以财政困难为由解散。

所以当《归队》中的森田三郎刻意提及这段往事时,也愈发让历史与《归队》之间有了某种联系和细细品味的可能性。

首先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森田三郎口中的所谓“暴徒”,实际上就是当时的抗联战士,而且还都是有名有姓的抗联英雄,也就是说当森田三郎人生中第一次踏上东北这片土地,就已经与抗联战士有过一次真正的短兵相接了。

虽然《归队》中森田三郎和他的学生,都说被“暴徒”击杀的是学生和老师,可如果详细阅读《最漫长的抵抗》一书,便可以从中看出这所谓的学院,实际上就是日军在侵略东北三省时安插在民间的特工组织,而这样一种定性也与森田三郎今天的位置与工作性质相吻合。

一所以日本陆军中将小泉六一任校长的学校,一所以日本陆军中将筑紫熊七为名誉校长的学校,真会是能教书育人的世外桃源吗?

让人欣慰的是,虽然《归队》中关于“镜泊学园围攻战”只是轻描淡写一句话带过,但在历史上英勇的抗联战士却是结结实实给这个特务机关了一个血的教训,并造成了给日满双方带来异常冲击的结果。

所以,哪有《归队》中所谓的老师与学生,有的只是将领与士兵;哪有什么“镜泊学院被暴徒围困”,有的只是抗战战士成功摧毁了日军的情报特工机构。

或许很多人并不喜欢这种生搬硬套历史的文章,或许很多人看电视剧只是图个乐呵与放松。

但作为一部至少在服化道方面制作精良的抗战剧,作为一部不太常见以抗联为题材的抗战剧,从《归队》中确实能解读出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与故事。

而这,或许就是看《归队》最有意思的地方之一,就是看《归队》最让人感同身受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于《归队》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希望您可以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动漫指挥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