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完《归队》的大结局,我坐在沙发上半天没动换!满脑子都是兰花儿站在江边的样子,雪花往衣领里灌,怀里紧紧抱着刚生下来的娃,身后日军的枪声越来越近,现在一想起那场景,心还揪得慌。
追完《归队》的大结局,我坐在沙发上半天没动换!满脑子都是兰花儿站在江边的样子,雪花往衣领里灌,怀里紧紧抱着刚生下来的娃,身后日军的枪声越来越近,现在一想起那场景,心还揪得慌。
兰花儿本来是抗联的卫生员,早先队伍被打散了,是小白马从山沟里把她救回了山寨。山寨的日子过得苦,可俩人总爱凑在篝火边烤土豆,你给我掰一块热乎的,我帮你吹吹烫嘴的,平时没事也爱唠唠心里话,感情就这么慢慢变深了。
后来兰花儿怀了孩子,常跟小白马说:“别再当山大王了,咱跟着抗联打鬼子,将来娃出生了,也能说爹妈是干正经事的英雄!”小白马被她劝动了,带着山寨的弟兄们加入了抗联,谁能想到,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
战斗打得越来越激烈,有一天兰花儿突然肚子疼得站不住,就在山林里把孩子生了下来。这小生命的到来,本是残酷战争里最暖的盼头。可没等他们多抱抱娃,日军的炮弹就“轰隆隆”砸进了山林,到处都是火光和硝烟。
小白马一只手抱着刚生完娃、身子虚弱的兰花儿,另一只手紧紧护着襁褓里的孩子,举着枪跟敌人拼命。有块炮弹碎片朝兰花儿和娃飞过来,他想都没想就扑上去挡。等兰花儿缓过神,小白马已经倒在雪地里,鲜血把周围的雪都染红了。
那时候兰花儿抱着娃,眼泪哗哗地流,可连伤心的时间都没有,只能咬着牙往江边跑,心里就一个念头:娃必须活下来,这是小白马用命换来的希望,绝不能丢。
没跑多远,日军的子弹“嗖嗖”从耳边擦过,兰花儿的胳膊还被划了道大口子,血顺着袖子往下滴。跑到江边时,她腿一软就跪在了雪地上,中了两枪的身子早就撑不住了。
看着江面上飘着的浮冰,兰花儿眼里突然有了光,她颤抖着把娃轻轻放在一块冰上,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往江心推,嘴里一遍遍地念:“漂得再远些,再远些……”冰块载着娃慢慢漂走,她却一点点沉进江里,江水冷得像刀子,可她望着娃远去的方向,眼神里全是盼头。
我当时盯着屏幕想,这娃肯定活不成了,冰天雪地的,一个小婴儿哪扛得住这么冷的江风?没想到冰块漂到对岸,娃的哭声引来了几个苏联人。
凑巧的是,这几个苏联人正跟鲁长山他们一起,看到孩子就认出是兰花儿的娃——再瞧见襁褓上兰花儿亲手缝的小梅花,又看着被子上的血迹,心里都清楚兰花儿恐怕已经不在了。他们不敢耽误,赶紧抱着娃往松林镇赶,最后把孩子交到了大阔枝手里。
大阔枝把这娃当成亲儿子疼,白天在酒馆忙的时候,就背着他算账、收拾桌椅;晚上关了门,就坐在油灯下给他缝小衣裳、做软底鞋。
等娃长到会说话,大阔枝就常跟他讲:“你爹娘都是了不起的英雄,为了打鬼子把命都豁出去了。”娃听不懂太深的道理,却会指着墙上挂的抗联徽章,奶声奶气地说:“像爹,像娘。”
现在再回想这段剧情,才明白兰花儿推出去的不只是孩子,更是她和小白马没说完的话、没等到的胜利,还有那段苦日子里从没熄灭的希望。你们看结局时,是不是也跟我一样,看到她沉江那幕鼻子一下就酸了?评论区聊聊,这剧里哪段剧情最让你记在心里?
声明:信息和图片来源于百度
来源:博学蓝天2D7